【3·15报道】中国银联发布移动支付安全报告 助力守护消费者“钱袋子”
2023-03-14 14:1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3·15报道】中国银联发布移动支付安全报告 助力守护消费者“钱袋子”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14日讯(记者 汤莎 通讯员 陈亮)近日,中国银联发布《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移动支付已成为国内消费者最重要的支付习惯之一,支付安全存在的“陷阱”,如“电信诈骗”“网络刷单风险”“杀猪盘”等,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风险。

消费回暖,支付如何持续为民?在202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联。

中国银联表示,一直以来,中国银联立足支付领域,携手产业各方发力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优化金融消费者支付服务体验的同时,切实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产品和业务创新的每一个环节,助力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连续16年调研 提升消费者安全防范意识

据了解,《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调研范围覆盖各级城市及港澳台地区,囊括各年龄段人群,也是银联连续十六年跟踪消费者移动支付风险变化情况,普及金融安全知识。

报告显示,67.1%的被访者表示曾遇到过电信诈骗,22.6%的被访者表示财产受到了损失,受损者的占比更是比2021年增长了8.6%。

同时,报告围绕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习惯、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措施、遭遇诈骗类型与损失情况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的防范建议,如“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随意扫二维码或留下个人敏感信息”“不因贪图小利而让网络诈骗寻到可乘之机造成巨大财产损失”“不要为追逐短期高收益而轻信所谓的投资专家”“遭遇诈骗或侵权后及时向公安及官方求助”等,帮助社会公众增强消费维权意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另一方面,银联也一直积极开展包括各类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线上信息渠道如云闪付App、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积极分享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各类经济犯罪等相关知识;同时还通过线上设置学习栏目,线下携手产业机构等多种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持续助力消费者支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消费者每笔支付

支付安全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作为卡组织和转接清算机构,中国银联更注重守护金融消费者支付交易安全。

在风控建设方面,银联基于大数据技术打造了“三重四层两翼”数字化风控体系。目前,银联一体化智能风控系统的实时风险评分响应时间低于30毫秒,以毫秒级响应时间精准拦截每一笔欺诈资金,为消费者每一笔精准清算构建起安全“防火墙”。2022年,银联网络欺诈率持续处于全球低位水平。

在金融信息安全保护方面,银联通过强化授权管理、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技术保障等,守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此外,银联建立了覆盖消费者金融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保障机制,采取数据分级管理、加密存储、脱敏处理、及时删除等措施,保障消费者的金融信息安全。

在支付应用方面,以云闪付App为例,云闪付App通过银联风险系统、远程管理服务、用户安全保障提供金融级三重安全保障,充分保障用户交易安全。云闪付“账户安全保障计划”,保障消费者云闪付账户及账户绑定银行卡名下资产或权益,并建立起完善的赔付流程。

此外,在安全技术创新方面,银联开展了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金融 IC 卡操作系统、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云闪付安全支付、手机盾等相关技术研究,为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筑牢安全屏障。

完善支付生态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数字化支付领域下,产品形式和服务场景不断创新。现代多元化支付方式已深度融入日常消费生活,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支付产品方面,中国银联持续推出了银行业移动支付应用“云闪付App”、银联手机闪付、银联数字无界卡;在场景建设方面,银联“支付+”场景开放生态不断升级,基本实现境内“受理无障碍”目标。目前,银联手机闪付境内覆盖率达95.7%,涵盖线上购物、交通出行、数字娱乐等各类消费场景,实现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场景支付。

经济复苏,消费先行。维护好消费者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一环。未来,中国银联始终坚守“支付为民”初心,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与时俱进筑牢消费者权益“防火墙”。(供图:中国银联)

[编辑:胡津玮 吴超]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