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湖桥》的选材,刘洋表示,罗湖桥是深圳的地标,既是连接深圳河两岸历史与未来的时光桥,也是将粤港一家人血脉相系的民心桥。发生在罗湖桥上的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粤港人民的爱国情怀。
“从隔岸对盼到阖家团圆,《罗湖桥》全景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家在改革开放的大变局中所经历的历史画卷。”据刘洋介绍,《罗湖桥》共3集,每集30分钟。10月1日上午10时在飞扬971重播后,再度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很多“老罗湖”人表示,该剧再现“罗湖桥”在深港两地通关历史上的独特意义,是中国人血脉相连的见证。
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这是“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最为鲜明的特点,广播剧《罗湖桥》便是这样一部佳作。作为导演,刘洋亲自参与了广播剧《罗湖桥》的策划与创作。他表示,优秀文艺精品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走向,同时要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现实滋养。
他说:“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我们作为深圳的文艺和新闻工作者,希望紧扣时代脉搏,抓住重大题材,用广播剧这种形式来记录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场景,映射出大时代的洪流所向。”
广播剧《罗湖桥》剧照。
“艺术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众,走到生机勃勃的第一线,才能获得真正的现实滋养。”刘洋介绍说,在广播剧《罗湖桥》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深入深港两地的街巷里弄,走访故事原型的当事人,多方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经过反复多次酝酿、策划、剪裁、取舍,以一桥、一家、一张全家福照片为核心线索,经过脱胎于生活本身的人物塑造和艺术提炼,折射出剧中人物爱家、爱国的朴素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