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精神显示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国画的人格化是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因此无论画什么都在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画家自身的理想修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文化熏陶,中华民族把自己理想人格寄托在一些特有的物象之间,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特有的“意象”概念。
在中国美术人格化中,家喻户晓的意象莫过于“四君子”(梅、兰、竹、菊)和“岁寒三友”(松、竹、梅)。
以竹为例。竹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出现在我们先民的生活中,最早与艺术家发生关联,见于北宋《太平御览》记载的王羲之子书法家王徽之曾道“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后,“此君”就成了竹的雅号。到宋代文同始创墨竹,竹作为中国画形式成熟起来。苏东坡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从生活必须到竹子自身形质的中空谦虚、坚韧挺拔,从高士追慕到先贤的开示……千百年来,竹成了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象征,而中国画则是创造这一理想人格的艺术载体。
其他三君子也有着大致相同的人格化、艺术化的历程。到明代,“四君子”的人格化艺术形象已深入人心。当人们画“四君子”,就是在一遍遍修炼自己的人格理想追求,就是在坚定内心的道德法则。清代书画家、廉吏郑板桥题写在自己《墨竹图》上的画意诗,成就了千古名篇:“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中国文字以象形等造字法则形成,书写的毛笔兼具造型与表意的功能。因此形成了会写字,基本就会画“四君子”,先做文人后做画家的中国美术传统。同时,中国文字和书写的特殊性,使得中国书法成就了高度发达的艺术。被誉为“三大行书”之一的《祭侄稿》,就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听说侄子为维护国家安定被叛乱者屠杀后激愤中疾书而成。文字通过书写艺术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格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先天优势。
美术启蒙是民族振兴的号角
在近代中国史上,救亡图存、振兴民族是几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目标。在这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中,美术启蒙正是时代嘹亮号声中的一份子。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鲁迅、陈独秀等人就大声疾呼美术启蒙,唤起民众。鲁迅大力支持的“新兴木刻运动”深入人心,延安鲁艺培养了大批革命美术人才,使革命有了自己的美术艺术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术界首先以人物画为突破口,产生了《粒粒皆辛苦》等优秀作品,雕塑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艰苦岁月》等,油画有《开国大典》《延安火炬》等,版画有《阿诗玛》《青年人》《主人》等。艺术家们在十几年中创作出了代表新时代的经典作品。
进入21世纪以来,《20世纪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史诗美术创作工程》《中华家园美术创作工程》等多项重大美术工程相继启动。把5000年中华文明史和当代“中国梦”的伟大征程相结合,中国美术正在激发创造力,着力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