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艺术>焦点>

多个新媒体展览正在深圳展出 科技幻境折射人文思考

多个新媒体展览正在深圳展出 科技幻境折射人文思考

分享

最近在深圳有着多个新媒体艺术展,新媒体艺术为什么越来越火,人们如何更好地融入新媒体艺术中?

 

原标题:

多个新媒体展览正在深圳展出,引发科技与艺术关系的思考

科技幻境折射人文思考

张文心《时间篝火》

 

泛着电光的冰冷科技感、冷静又理性的机械运动、充满未来感的赛博朋克……如今新媒体艺术已经变得不陌生了。

最近在深圳有着多个新媒体艺术展,何香凝美术馆展出的“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以10余件新媒体作品回应媒体技术的环境;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在路上2017”学术展则聚焦媒体艺术,展示年轻艺术家的30余件/组作品,来探讨艺术与科技及未来等问题;仍在展出的teamlab新媒体艺术展一直热力不减,它以强大的美学野心,给观众制造了一场数字假象与感官真实的梦境。

新媒体艺术为什么越来越火,人们如何更好地融入新媒体艺术中,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独家采访了相关的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观众,他们一一给出解读。

新媒体艺术成“体验”经济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在不少艺术评论家看来,新媒体艺术就是艺术生活化最好的一个切入点,因为新媒体艺术能给大众带来娱乐体验、教育体验、情绪体验、审美体验以及情感体验,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体验”经济。

如最近几年几个重要的艺术展,都以数字化完成了华丽转身:梵高、莫奈展等都争相改变了传统的展览模式,大量采用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商业上大获成功,赚足了噱头。被誉为“全球十大必看展览”的teamlab今年也降临深圳,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观众沉浸在“科技化的梦幻仙境”之中。

花、鸟、流水、森林等自然之物一直都是teamlab作品中的核心意象,科技只是手段,让艺术的呈现更如梦似真。其中最重要的是,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创作者猪子寿之所说的“我想改变人们看世界的方式”。而实现这种体验,需要观众自己付费。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展走向商业。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陈向兵分析认为,艺术即是美学经济,美学经济的题中之意就是强调艺术生活化,通过将美附着在能够更多接触到人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或商业服务上,来推广美的体验。“新媒体艺术强调互动性、艺术化,既有科技外壳又有艺术内容,可以使艺术生活化,而艺术生活化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基础。”

 

郭城《嘴工厂》

年轻艺术家成主力

有人将新媒体艺术称为“互联网下的宠儿”,的确如此。新媒体艺术产生于数字媒体时代。它的时代性对从事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们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专业就好比房子的地基,想要盖好房子,仅有艺术显然不够,它需要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实现交叉,最终实现目的。

国内的多数新媒体艺术家都是年轻一代,从70后、80后到90后非常活跃。比起前辈来,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与全球化时代,对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几乎信手拈来,不仅拥有丰富的创作主题,而且创作手段上也更自由。

“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的策展人胡斌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次展览中,他所选择的艺术家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有良好的学院教育背景,而且又去海外深造。这一代年轻人是“电子人”。从小玩的是电子游戏,很早就进入互联网,频繁在世界各地进行艺术实践与参加展览,对新媒体艺术不仅有经验优势,而且与世界的艺术潮流接轨。

持续到第四年的“在路上”学术展则从史学梳理的角度出发,从以70后、80后为主要创作力量的领域切入,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生态观察与梳理。“‘70后’、‘80后’是在新媒体时代中长大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作是中国当代艺术由‘大时代’向‘小时代’回归的转折点。其创作观念和形态更为多元,也更容易与新媒体艺术关联。”该展览的执行策展人之一朱小钧这样告诉记者。

年轻艺术家对新媒体艺术,无论是观念还是实践都有各自迥然不同的风格,很难从他们中找到雷同的部分。他们往往对科技将人类带去何方表示一种“不确定”或者“不安”。譬如,“在路上2017”展览中,任远带来的作品是一段5分5秒的数字影像《人类=寂静》。这是一部基于代码生成的影片,整个作品的创作是建立在任远对哲学、科学、艺术的研究基础上,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问题的探索;在年轻艺术家郑达眼中,媒体艺术更像是“一剂电子的麻醉剂”,对此要保持清醒。

 

观众在观看多媒体艺术展

新媒体艺术在深圳大有作为

从此起彼伏的新媒体艺术到深圳新媒体艺术节,从国际化的teamlab掀起全城热点到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深圳新的艺术看点。

“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的策展人李振华认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而深圳拥有很多高科技公司,在未来可以作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第二届新媒体艺术节策划人三三德认为,深圳的有趣在于它在中国此刻的创造力语境中呈现出一种极其活跃的全民姿态。这座城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区块文化的多样性、艺术家关注方向与来源的多元性,创作过程中反复更新的变化都可以呈现。

深圳在科技创新上迅猛发展有目共睹,对新材料、新媒介的反应非常迅速,自带强烈“科技”基因,这对于高度依赖科技的新媒体艺术来说,是一张“王牌”。艺术家林欣认为,深圳完善的供应链背景以及这个城市的新锐气质,都让媒体艺术家认为这里应该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大本营。艺术家郑达表示,在深圳极具中国样本的科技生态中来展示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对科技与媒体社会的反应,也是知识创新和社会实验在现实中的建构。

有专家认为,新媒体艺术与生俱来的科技特征让它在创作形式上拥有与人互动的属性,这让大多数作品既有趣又好玩,这对于年轻人口占据很大比重的深圳来说,更容易被接受。

记者观察

艺术是一面镜子

当我们还沉浸在科幻惊悚片《银翼杀手2049》里所展示的,未来仿生机器人会生孩子的剧情设定中;当我们仔细观察夜晚下的深圳,霓虹弥漫,高楼林立,恰如《攻壳机动队》中所展示的赛博朋克风格;当我们越来越多与电子产品形影不离,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快捷,乃至焦虑时,新媒体艺术的时代已经来临。

科技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美国人正在准备登陆火星;机器人索非亚成为全球第一个有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普通人也完全被科技所支配,完全无法脱离手机,没有网络分分钟产生焦虑。每天在线的时间从原来的几小时到现在只有睡觉的时间不在线,现在还有了用虚拟现实来绘制一个不存在的世界。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科技对生活对未来影响的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走进美术馆。通过精密制造的机械装置、看完挑战感官的影像,还有各种让密集恐惧症hold不住的数字技术,比起过往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更偏向装置、综合材料与新材料和媒介,也更容易让观者“不寒而栗”。

记者见过的多数新媒体艺术展都不约而同地让人产生一种“焦灼感”,对于深不可测的未来,机械伦理的丧失,人工智能潜在的危险等等心理,很容易让人坐立难安。更关键的是,这些作品,如果你不依托于简介或者导览,简直与“天书”没什么两样,观众很难找到观赏的切口。它们在形式上有一堵高墙,似乎在暗示着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看似咫尺,实则千里。

这让人想起了美国著名诗人爱伦坡的名句:“一切所见所感,皆如梦如幻如泡影”。

如果说,在美术馆、画廊和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更偏向从艺术角度阐述科技的冰冷与变幻莫测。那么,科技影响艺术的另一路径则是新媒体艺术的商业化。teamlab以科技与艺术相结合,通过新媒体表达审美可以说独辟蹊径,还有把声光电统一到艺术作品中的James Turrell色彩系列,它们有各自的美学特征,强调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

艺术的呈现关乎一个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一个未知的时代,一个对未来充满巨大悬念的时代。艺术家从自身的艺术经验出发创作出新媒体艺术作品,无论是冰冷的还是温暖的,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是一面镜子,希望引发对人与科技之间关系的思考。(记者 尹春芳)

[责任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