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记忆”项目组探访深圳非遗“银壶收工技法”
2018-10-23 09:36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记忆”项目组探访深圳非遗“银壶收工技法”

人工智能朗读:



▲“银壶收工技法”第十代传承人魏东。


▲形态各异的手工银壶作品。

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通讯员 肖更浩 文/图

感受过合成号百年小食、大鹏濑粉、打米饼的手工作坊,体验过客家凉帽编织技艺、永丰源国瓷的制作流程、精妙绝伦的剪纸艺术和惟妙惟肖的肖氏棉塑,近日,“深圳记忆”项目组成员来到深圳非遗“银壶收工技法”第十代传承人魏东位于龙华观澜章阁老村的工作室,体验一把银壶细致而艰辛的制作过程。

和多数非遗传人一样,魏东为人朴实而亲切。颇为善谈的他,得益于常年的阅读、诵读和少林拳修炼。在弟子兼妻子张艳茹眼中,丈夫魏东是个匠人,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犟人”,“做起银壶来,他全情投入,可以十天半个月不出大门,甚至两天两夜不出工作室小门,彻夜苦干,直至凌晨。”

“深圳记忆”文化项目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发起,活动旨在发现城市文化脉络,传承深圳历史记忆,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征集开发工作。此外,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之《发现深圳》周刊也开辟了“深圳记忆”专栏,让市民读者了解更多深圳人坚守文化传统的传奇故事。

师承姑父,由雕塑入门

随着银壶市场的热度不断提升,银壶的收藏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可。在近年的拍卖会上,一把来自日本的“手敲银壶”甚至以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价格卖出。然而在中国,这门手艺却濒临失传。

在深圳,隐藏着这样一位手敲银壶匠人,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银壶收工技法”的守护者魏东。魏东是安徽人,深受徽派文化环境的影响,从小就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尤其痴迷金属艺术。1999年,魏东来到深圳拜姑父叶合为师专心学艺,在他学艺的七年时间里,不单单掌握了传统锻造工艺,还学到了雕塑这门艺术,为他日后的精雕细刻打下坚实基础。

谈及银壶制作,魏东表示,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仅次于黄金,被称为贵金属皇后,导电性和传热性为第一位,具有最佳的杀菌功能,银制茶器为历代名人雅士所推崇。

魏东介绍说,我国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及创作艺术始于春秋时代。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材料稀缺、贵重,工序繁琐等因素,故其发展受限,日渐式微,并濒临失传,“近年来,随着银制品材料及市场的逐渐放开,传承千年的银器炉火被重新点燃,手工艺得以延续,银器也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收藏市场的新宠。”

每件手工银壶都独一无二

采访现场,魏东向记者介绍手工银壶制作工艺中闻名遐迩的“收工技法”:开片银板、锻打成碟形、锻打成碗形、锻打成斗形、锻打成柱形,然后开始锻打出银壶的最终成型样式。

此种技法发源于我国唐代,通过此技法可以实现金银器器形的千变万化,呈现上万种风格各异造型器皿。一片银板在几十万次由外往内锻打成型的过程中,全凭内心的“分毫必较”,完成器皿底口的同心圆,区别于目前国内流行和擅长的手工银壶技法。

魏东表示,银制茶器均须施以精巧纯熟的手工打制,工序包括设计、画图、熔银、开胚、锤击、敲打、錾刻、镌字、打磨、抛光、镀金、鎏金、仿古、漆艺等。

“手工银壶,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魏东认为,手工艺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知识记忆,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收工技法’可以实现银壶壶形的千变万化,可以呈现上万种造型风格各异壶形,包括三角形、方形等市场上较少出现的壶形。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中国银壶的最高绝技之一、已经失传的‘玉环壶’的制作提供了重要基础技法。”

两年练就“过丝留影”绝技

魏东回忆刚刚入门时,总觉得自己笨,不够巧,于是结合幼时练习武术的技法,用大锤练腕力,用小锤练巧劲,终于通过两年的打磨,练就了“过丝留影”绝技,即把一根头发放在铜板上用锤子进行捶打,在铜板上留下头发丝的印子,这个过程中头发还不能断。为了练习这项技法,魏东每天拿着24磅的大锤不断敲打,寻找诀窍。

此外,在枯燥的练习中,魏东通过打坐、读经、瓷盆观叶来修炼心法,从气息入手,练就捶打中的巧劲。

如今20年过去,魏东可以手到擒来,用少则20天多则半年,做出一把把造型夺目、构思精巧的银壶。在他看来,工作室就是教室,也是传承室,“在我心里,这里大得像天。时至今日,我发现,银壶制作收工技法,除了工艺求‘精’,更得一‘静’字。”

如今,时值盛年的魏东早已将“银壶收工技法”发扬光大,共收徒弟15人,直接传授技艺百余人之多,呕心沥血培育10年之久。

近年来,魏东经过长久研发,创新推出“满锔瓷”,为此,他将深圳定义为他心中的“艺之故乡”。“我真正意义上的从艺之路是从深圳开始的。在这里,我看到了艺术,也看到了艺术的延续,更找到了真正的历史责任。”魏东说。



[编辑:李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