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下,五花八门的支付方式层出不穷,整个中国支付市场都十分活跃。而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在信用卡领域也正面临着技术提升与转型的新挑战。3月17日,第33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上,光大银行工会副主任、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介绍了光大银行对互联网浪潮下信用卡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同时也详细介绍了该行新形势下“互联网+信用卡”的布局方向。
近几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信用卡产业逆势增长,从央行公布的数据看,近三年信用卡透支余额、授信总额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43%、27%。而根据《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4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2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0.25%。支付清算协会调查显示,2014年移动支付中信用卡交易占比高达93.4%。
来自光大银行数据显示,该行2015年信用卡新增交易金额突破1万亿元;今年发卡量将超过3000万张;透支余额超过2000亿元,发展迅猛。对于互联网浪潮下信用卡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在发布会上表示,信用卡是消费信贷的天然媒介,因此不会消失;与此同时,“互联网+”不仅没有对信用卡行业形成冲击,反而为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无论从政策环境,还是从市场环境看,互联网浪潮下的信用卡行业发挥在那正当其时,关键是在如何实现二者的合理、有效融合。
“信用卡的本质是发卡机构为持卡人提供的消费信用贷款。作为消费信贷的天然媒介,信用卡包括账户、平台和支付介质三大要素。从诞生至今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信用卡的本质从未改变过,变化的仅仅是使用这个消费信贷账户的支付介质和支付平台而已。前30年以离线交易为主,后30年以在线POS交易为主,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兴起,信用卡更是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指出。“消费信贷的业务本质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信用卡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在中国正在迎来春天。但同时,中国信用卡产业要整装再出发,通过顺应时代潮流,谋求转型升级,去适应新国情,新特点,从而决胜下一个三十年。” 戴兵强调。
对于信用卡行业转型的方向,戴兵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大幕已经揭开,互联网将平台和数据推上了最有价值资源的排行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产品设计、服务创新和风险管控开拓了新的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也给信用卡产业带来了产业升级、业务转型的新契机。
政策层面,近几年,推动金融机构与互联网融合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在此基调下,去年7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提出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同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鼓励各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更广泛地区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用中介平台等金融服务。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为国家重点战略。
近年来,各大银行也纷纷“触网”,开启了“互联网 +”信用卡创新。戴兵介绍,光大信用卡也以“跨界”和“场景化”为着力点,深耕场景,加快转型,多元开拓,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新一轮的规模效应增长。从光大的实践看,信用可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 C2C发卡是O2O客户营销模式的一大亮点,借助社交红利实现了低成本客户营销;其次,生物、智能、多元化是信用卡支付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各行以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为载体,研发推出了信用卡网银支付、账号支付、快捷支付、二维码支付、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光大信用卡与银联合作推出的“云闪付”,客户使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开通该业务后,拿手机靠近POS终端闪付标识,输入信用卡密码就能轻松付款,享受开通方便、支付便捷、交易安全的消费体验;再次,互动式服务平台开辟了银行与客户互通的新渠道,在这方面,光大信用卡首开业内先河,推出了集账单信息查询、账户管理、客户体验和金融营销于一体的互动式账单。用户在对账单进行个性化管理的同时,还可实现分期办理、积分兑换、保险购买和商品购买等在线交易功能。交互式平台的设计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营销和服务窗口,也切实提升了客户的用卡体验度和满意度。
此外,大数据在加强风险管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用卡的“互联网+”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互联网+”风险管控。各行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将客户网上行为记录、社交活动记录等互联网数据导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利用大数据增加客户评估维度,提高了对风险事件的识别和监控能力。光大近两年也在积极与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利用客户行为分析、信用度分析以及客户的资产负债等情况,研发和引入新的风险模型,采用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潜在风险客户有效预判,交易伪冒实时侦测,额度动态有效管理,构建新时代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讯员 楼蓉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