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临危受命,唐双宁从银监会副主席赴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十年一剑,从濒临技术破产跻身世界500强,由“坐等被并购”到“积极去并购”,光大并购业务已遍布全球。回首在光大走过的十年,唐双宁感慨万千。
史上最典型、最复杂并购
十年前初到光大,面对一个资不抵债、处于“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困境的大国企,怎么办?根据国务院重组方案,光大三大主要板块,即银行、实业、香港的股权被剥离。唐双宁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当时别的国有银行改革是一枪打一头大象,而且弹药充足;而光大由于是一个集团,企业多而小,要一枪打十只麻雀,十只麻雀又分散在十棵树上,又必须一枪打死,没有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枪法不行。”所以,“光大并购案”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并购史上最典型、最复杂的案例。
现在的光大,坐拥十年前六倍的4万多亿资产;净资产由累计亏损升到三千多亿,年利润超500亿;有8家公司10支股票在A股、H股和新加坡上市。更令这位实践者欣慰的是,光大不仅成功完成了这宗“世界之最”的并购案,光大的并购业务也已全球开花,光大正进入自己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这些并购案例有:光大证券2015年收购新鸿基金融集团、2016年收购英国最大的体育赛事转播公司MPS,光大控股2011年收购中国飞机租赁公司并于2014年在香港上市、2014年收购控股法国图鲁兹机场、2016年收购阿尔巴尼亚地拉那机场100%股权、近年来还投资收购了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士等的高科技领域的一批企业,包括电子、可穿戴设备、机器人、航空科技、汽车测试、科技金融、新能源及医疗健康等等,光大国际收购新加坡汉科环境公司并更名为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收购波兰最大的独立固废垃圾处理商Novago,光大银行、光大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光大信托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并购……
关于“人本经济学”的七条感悟
十年浴火重生,究竟用了哪些“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枪法”?唐双宁更愿意展示的,是一个“人本经济学”的案例,并用七条经验诠释了其中要义。
当年,光大集团对光大银行等主要企业失去控股权,但“两管两兼”原则获得党中央的首肯并得以实施。光大集团主要领导兼任光大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光大集团另一位领导兼任光大实业集团和光大香港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不控股控人,坚持“党管干部”。这就保证了人心不散。这是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也是中国的优势。因而,加强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
当年赴光大就任,如身处绝境,抱着“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绝,卸下包袱,用半生的监管积淀给光大辨症施治。唐双宁将这一条总结为“豁出去”,也就是要有定力。
光大之前的挫败是吃了“急”的亏。受《论持久战》启发,悟出光大重组之道:“急不得等不得,大不得小不得,快不得慢不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中药调理,以静制动。这条说的是要“悟”。
第四条是要有总体战略布局。如同元帅应明了战场全局,而不能事无巨细。制定出光大改革重组的“三大战役”,即方案出台、实现注资、重组上市;“四大战场”,即金融企业、香港企业、实业企业、集团总部;“五项工程”,即改革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工程、人才工程、人心工程,这套战略规划贯穿整个改革重组。
2007年,当时既定方案是把香港企业划出去,怎么办?同年唐双宁就任光大后第一次到香港办公,给领导写了份报告,大意是请求面对香港媒体提问的回答口径是:认真执行方案,同时先境内后境外,在境内改革重组完成前,光大在香港企业“机构不动、人员不减、业务不变”。这个建议最终获得认可。这就是第五条经验:既要敢于,也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条是抓住关键节点。如决策光大银行上市时,集团内部看法不同,有一些人反对,认为光大银行上市会使其从法律上彻底脱离光大;外部是前有“为农行让路”,后有“审计报表到期”,内有“资本捉襟见肘”,外有“市场动荡下滑”,四面夹击,所以光大银行上市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不急中有急”,抓住这个关键点“闪电上市”,一举为光大的起死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七条就是要营造好内、外环境。内部,即要现实团结一致,所以光大在干部任用上一直实行公推,在薪酬上八年前就开始实行“减上增下”。外部,即要争取各个部门的支持。
实践“人本经济学”,光大进入最好时期
唐双宁总结,光大“人本经济学”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2007年到2010年是“抢救”阶段,以光大银行上市为标志,实现集团起死回生。从2010年到2014年底是“康复”阶段,光大集团完成改革重组,实现集团对下属企业股权拉直、全口径合并报表,解决全部历史遗留问题。从2015年,光大进入“强身健体”阶段,标志是2015年光大进入世界500强,今年晋至第313位,提升位次列全球金融业第一名。
今年,唐双宁第一次正式提出,光大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当然这个“最好”是和自己比,因为与四大行的差距如同“西藏”与“广东”,其GDP不是短期能够达到同样水平的。所以他特别强调还要“冷静”。
唐双宁说,微观企业也好,宏观经济也好,业务发展也好,并购重组也好,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本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通讯员 楼蓉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