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2019年10月10日讯 新高考改革在于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新高考在广东省全面启动,我市中小学也酝酿着一场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这场变革最直接的表达场所就是“课堂”。
双班主任双师制让学生课堂更高效
龙华创新实验学校是龙华区今年9所新校之一,在新华中学借址办学,目前该校一年级9个班级,共400多名学生。该校校长叶志青曾获评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深圳市十佳校长。创办新校,该校创新实行的“双班主任工作制”和“双师授课制”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和点赞,而这只是该校以“创新+实验”为内核,多渠道探索的改革手段之一。
叶志青告诉记者,“未来人才是个性化的创新人才,我们要培养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实现个性化的发展。目前,学校在每个班配两个班主任,每个班主任负责25名学生,让大班制的学生享受小班制的‘待遇’,给每个孩子以足够关注;每节课都同时设有两个老师,一位主讲,一位辅讲,让课堂更高效。”
值得关注的是,该校计划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实行“全科选课走班制”,同时,语文和科学实行“分组教学”,数学和英语实行“分层教学”,音乐、美术和体育实行“分类教学”,打造以提高学生学养为本的课堂,在创造、创作、创编、创设、创意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统整课程推动校园育人模式再升级
多位教师同台开讲、选课走班的场景,在南科大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也备受欢迎。“陈老师,你在哪个组呀?”每个学期开始,孩子们总会早早地为统整项目课程跨学科学习分组,提前打探口风。
新学期,教学科研中心主任、语文老师陈晓粧任教四年级。她告诉记者,此次统整项目课程的年级主题是“太阳”,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各学科老师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文化、能源、天文”三个小组,开展跨学科教学。
“通过统整项目,不同学科老师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统一主题视角下的多元知识体系。新高考所强调的不分文理、注重综合素养、广泛阅读、创新人才培养等精神,在这个课堂上均有体现和实践。”陈晓粧介绍,课程探索建立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融合了统整思维,学生们根据兴趣主动获得一个可衍生的知识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文底蕴、构架发散性思维,更能在选择、质疑、探究中,关注世界、建立联系、发展沟通阅读等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
关注学生发展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改革与新高考改革息息相关,并随之改变。记者看到,众多改革举措已经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身边的学校中,如目前以社团形式出现的中小学“跨校走课”,南山区学生芭蕾舞团以南外芭蕾舞团为班底,区内的其他学校的小芭蕾舞爱好者定期到南外学习训练,进而实现全区学生对教师资源的共享。此外,深圳湾学校正在积极探索“书院制”,实施混龄管理模式,在一定的空间内开展同伴教育,而统整项目学习在育才四小、南油小学等校园内如火如荼……
南山区教科院院长余耀贤认为,纵观高考出口,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再到如今的“素养考查”,全社会人才培育选拔的关键词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而这种转变也势必向下延伸,带动最基层教育教学的变革。新时代教育更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过程性评价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和提及,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被赋予了更高权重。(李丽 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