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广东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优先战略和总抓手,科技创新取得较好进展。其中,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R&D(即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有大幅提升,2015年达到2.5%,比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9月11日《南方日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要加快研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方案,抓紧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部署,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近年来,广东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推动全省科技创新驶入“快车道”。
顶层设计增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新优势。早在2014年6月,广东就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同时,为促进《决定》的落实和落地,广东又于2015年2月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这一被称为“粤十二条”的《意见》,从创新券补助、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和财政补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人才安居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国内首创的重大创新政策,充分体现了广东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释放第一生产力潜能。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第一生产力潜能,广东一方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以新机制、新思路整合全省优质科研创新资源,推动组建新的广东省科学院。另一方面广东自2014年7月开始,加快实施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全力打造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通过整合归并设立5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全力构建起新型科技业务体系。2014年11月,广东又组织重大科技专项推进会,以新思路、新机制凝炼实施9个省重大科技专项,在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系统、3D打印、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关键领域,重点打造一批科技“明珠”工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广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真抓实干,结出了丰硕果实。数据显示,广东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二,技术自给率达70%,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目前广东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105家,居全国第二;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99家,在孵企业1.8万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3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2015年全省R&D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5%。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殷切期望:“广东是经济大省,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必须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走在前列,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回望过去,广东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正阔步行进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大道上。放眼当下,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广东正重点统筹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特别是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珠三角其他7个地市为支撑的“1+1+7”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完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技攻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珠三角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迈上创新发展的战略轨道。
锐意进取者强,科技创新者胜。可以预见,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势推进、深入落实,拥有创新自信、保持创新定力的广东,一定能够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当好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领跑者。(南方网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