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网言网语>

900家土豪公司与深圳的城市病

900家土豪公司与深圳的城市病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人们常说,有些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可是,深圳的城市空间重症正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并随着土地价格的暴涨而日益严重化。

震动朝野的万宝之战中有条信息,在许家印迈着欢快地步子执掌万科之前,万科与深圳地铁于2016年3月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圳地铁将以区区数十万平米土地成为宇宙第一大房企、全球五百强企业、市值超过6000亿的万科地产大股东。其代价不过是深圳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如果一个群体手中掌握着深圳数百平方公里土地,你能否认他们是土豪?没错,寸土寸金的深圳,就有398平方公里土地掌握在一群公司手里。它们是深圳真正的土豪!它们是深圳隐性的超级富豪!这群公司是由原深圳农村转制而来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共900余家。

今天的深圳,以一个非省级行政中心身份(你懂的)跻身中国一线城市,GDP稳居前四,已经接近香港;创新能力高居全国榜首,硬指标排名在国际上仅次于韩国、以色列。然而,就在经济上升一路狂飙之下,深圳猛然发现,1997平方公里辖区面积,只剩下不到8平方公里可发开用地。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远超30%国际警戒线。深圳发展后续无力,产业用地、居住用地同时奇缺,城市发展空间被紧紧地扼住了脖子!

与此同时,全市违法建筑有37.3万栋,违法建筑面积高达4.28亿平方米,占全市总建筑面积的43%,超过700万人居住在违法建筑里面。一座外表光鲜的现代化城市中,违法建筑与合法建筑各占半壁江山,亘古未闻!一边是大量违建占用土地不能入市提高市场供给,一边是房价一路攀升,到今天变态到均价超过7万元每平米!这是病,深圳最大的城市病!

全中国没有一座城市有深圳这样的规模发展速度!全中国也没有一座城市建筑物构成像深圳这样畸形!人们常说,有些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可是,深圳的城市空间重症正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并随着土地价格的暴涨日益严重化!

现实中的暴富神话

2007年,在今天的地标、罗湖蔡屋围京基100范围内,一户蔡姓“钉子户”通过行政复议拿到1700万元拆迁补偿款,轰动全国。然而,这个记录很快就被打破。 2011年,岗厦拆迁,500多栋楼房主人集体跨入千万富豪行列,其中成为亿万富豪的超过10个。

2012年,大冲旧改造就10个亿元户、400户千万富翁家庭。而早在2007年前,渔农村、南光村拆迁,几乎整村村民家庭早已悄悄跨入千万级行列。当然,合法建房遭遇拆迁,产权理应被尊重,交易应当平等自愿。这些房屋主人瞬间升级为千万亿万富豪,应归功于祖上荫德。但是,深圳拆迁普遍实行的是“见者有份,有房就陪”,即便是违建,也一视同仁补偿。仅有原关外少数地区拆迁中,对非本村人口的违建房补偿进行八成左右打折。

马克思说:资本为了100%的利润,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以补偿款达到1700万元的蔡屋围“钉子户”6层民房为例,其建设成本为120万元,“种房”的利润是投资的十几倍。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违建的产生。以至违建一直以疯狂的速度增长,直到今天成了与合法建筑“均分天下”的奇特状态。

股份合作公司是最大的违建主体

900余家股份合作公司的前身是遍布原宝安县的1千多个村庄。城市化之时,这些村庄先后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成立股份合作公司,成为一种既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又承担经济发展任务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村长”、公司董事长常常是同一个人。在中国城市的政府与市民二元结构当中,由原村农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公司成为一种奇特的组织化力量,它既可以在某些方面抗衡政府,又能以38万原住民傲视一盘散沙的上千万新移民。曾经,政府需要它管理庞大的外来人口。曾经,政府需要它配合征地。于是,只要村委(股份合作公司)盖章,任何人都可在其辖区范围内建房。虽然其中很多房屋拿不到合法用地手续及产权证,但只要经村委(股份合作公司)同意,它就能建成、存在。

事实上,没有股份合作公司的配合,很多时候,政府查违工作几乎无从下手。于是,股份合作公司、原住民、有关系的人、能够掏钱向股份合作公司买地的新移民,甚至是查处违建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权力人士,纷纷加入“种房淘金”的队伍,大大小小的握手楼、小产权房、小厂房蜂拥而上。没人能够否认,股份合作公司一直掌握着城中村违建的命脉,深圳的违建绝大部分与900家股份合作公司有关,股份合作公司就是深圳违建的最大主体。没人能够否认,深圳今天的城市病,与这900家股份合作公司脱不了干系。据一号平台(一家为股份合作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调查,这900家股份合作公司的总资产超过1.5万亿,是深圳全市国有企业总资产的3倍之多。但它们在坐拥数万亿资产的同时,却紧紧扼住城市发展的咽喉。

城市中的农民如果到今天还说深圳38万原住民是农民,显然是不对的。他们大多拥有高档住宅小区大面积住房,拥有一至数栋出租屋或厂房,还有数额不菲的股份分红。以资产拥有量和收入水平论,这座两千多万人口的城市中,能比得过他们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们还是农民,是彻头彻尾的农民。他们表面上城市化了,却与国内其他城市郊区农民的城市化不一样,他们原封不动、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虽然美其名曰“股份合作公司”。

国内其他城市也有集体经济组织,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集体”、“小集体”。这些“大集体”、“小集体”是以劳动力和资金结合进入市场的经济组织,但深圳的股份合作公司从一开始就是个怪胎,它的资金来自于不能进入市场、不得抵偿债务、不得用来抵押贷款的土地,它的股份和利益分享不是按劳动计算,而是按人头计算。连人口带土地一并转制而来的经济组织,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们完全没有城市化。所以,说他们是农民,一点也不冤。

正是这种不彻底的城市化,使得股份合作公司天然带有农村社会管理性质,使得股份合作公司的政企社企不分现象无法根除。可以这么说,只要股份合作公司的股份配置不与人口剥离,土地不进入市场,这群土豪永远都是农民。而集体形式的农民、农村与现代城市发展天然不相融,由于它们与市场格格不入,所以很难通过市场的形式让一座城市生长成健康的自然形态,甚至城市规划也会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而受阻。这就是今天深圳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而同时却拥有占城市总建筑面近半违法建筑、数百万人住在握手楼中的原因。

并无诗意的城中村今天,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南山白石洲旧改之际,不少中外文化艺术工作者满怀惆怅,拍纪录片、搞种种纪念活动……其实,就像知青纪念上山下乡一样,那里面并没有诗意,即便 “小芳”,也不过是对另一个灵魂的羞辱与折磨。城中村只有脏乱差,且危机四伏,如2016年8月宝安沙井一城中村民房因电瓶车充电起火,竟导致整层楼住户陷入灾难,造成7人死亡的重大后果。

城中村仅是城市公共服务大规模欠账之下社会自救的结果。综合开发院李津逵教授十几年前就说过,若不是城中村,深圳无法容纳和供应城市发展发展所需的大量劳动力。可见,城中村只是一种现实需要。

诚然,城中村低成本生活给了无数新移民来深打拼的便利,也让各种新移民带来的文化有了交流融合的歇息之地。但到了GDP总量接近香港、人均GDP赶上韩国的今天,还有超过700万人租住在城中村昏暗脏乱的握手楼里,无疑不是深圳可以用诗意来叙述的荣光。住房保障严重不足,这是“拉美化”的前奏!城市若无规划,就会像地鼠破坏耕地,最后成为不得不废弃的荒地,在空间耗尽之际,城市从迅速兴起转向迅速衰败。

一边是违建遍地的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一边是城市可发开用地几乎耗尽。深圳从兴起到衰败的转折,眨眼之间已经到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为深圳野蛮生长做出过贡献的城中村,今天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

农民的地权客观地说,38万深圳原住民成为“土”豪,可谓时代机缘,来自于“祖上荫德”,他人嫉妒不得。虽然古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实际上孟子强调这句话只是诗,不是是非论断),但实际操作中,即便封建王朝时代,每个村庄也都有自己的土地,或私地,或宗族公地,如每一个族人需要建房,只要经宗族会议决定,就可在宗族公地上获得一份宅基地。因此,农民自古以来就拥有地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规定,农村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但农民只有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归集体。城市化之后,土地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即国有。

深圳经历了两次城市化过程。1992年原特区内68个行政村、168个自然村4万多村民转为城市居民;2004年原关外18个镇、218个村民委员会27万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统征(转)政策是:

1、等高线50米以上的土地直接归国家所有;

2、其他征用为国有的土地给予一次性现金补偿;

3、保留户均100平方米私宅用地,人均100平方米工商发展用地,户均200平方米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这些土地均为行政划拨用地。

客观的说,这样的统征政策基本上是合理的,通过地权的保障,能够让村民充分享受城市发展红利。但是,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实。如据一号平台调研,政府返还土地历史欠账太多,仅原关内上步公司,政府就欠返还用地数十万平方米。而原关外,大量征地补偿不到位,甚至有坡度超过20度的土地及山林不予补偿的引起村民激烈反对的规定。深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地权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它们的名字叫“历史遗留问题” 资料显示,至2009年,全深圳股份合作公司实际使用土地规模约400平方公里,其中有合法权属来源用地为100平方公里,而没有任何合法权属来源用地高达300平方公里。尤其是后者,成为违建重灾区。这些体量巨大、占全市建筑面积近半的未取得合法地位的建筑,它们还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历史遗留问题”建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市府一遍一遍措辞严厉发文遏制违建,但二十多年里,违建的增长速度却远超GDP增速。问题在,政府欠股份合作公司返还土地,征地未补偿。由于农民的地权没有得到落实,村民和股份合作公司就通过疯狂抢建造成实际占有事实。政府因欠帐而心虚,股份合作公司及村民乘虚而入。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随着土地房产价格暴涨,征地补偿款水涨船高。当年的决策者未能及时兑现的承诺,成为今天城市空间拓展巨大的负担。

“历史遗留问题”,就是一笔糊涂账。其他违建搭上便车,浑水摸鱼,在次次严厉通告之下不断增长。不彻底的城市化导致股份合作公司政企社企不分,以及农村集体土地统征(转)过程中的政府历史欠账,是出现深圳违法建筑占全市总建筑面积近半的荒诞现象的两个根本原因。

完全可以说,多方引领全国的深圳的城市化政策是失败的。大可以预见,深圳正在开展的以整治违建为重点的“十大专项行动”,其最大成效只能是遏制违建增长,并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占城市总建筑面积半壁江山的违建问题。

寄生体吞噬母体除了宝安怀德、龙岗南岭等为数不多的股份合作公司能拼搏于市场,绝大多数股份合作公司只不过是这座城市的寄生体。它们坐拥万亿级资产,却对市场经济发展几乎没有贡献。它们的主营业务是出租土地和厂房,收取租金,坐收城市发展红利。如龙岗横岗街道六约社区某村,2015年每位股民分红将近30万元(包含分配公司积累资金)。

与此同时,大量城市土地出让金,通过市区财政分配,不少于七成再回流到股份合作公司,由股份合作公司以项目承包的形式,进行社区管理和对城中村的公共配套设施修修修补补,修补遍布城市的“老鼠洞”。政府以大量的财政资金协助股份合作公司加固违建遍地的城中村,又是一笔糊涂账!这些公司就是这样寄生于这座并无远见与担当的城市,并张开大口吞噬着城市建设公共资金,同时紧紧扼住城市发展空间的咽喉。

可以说,到今天,它们已经与城市公共利益严重对立。因为有利可图,它们愿意保持这种现状。由这些股份合作公司管理的一个个老鼠洞一般的城中村,于是成为横亘于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座坚固的“堡垒”。股份合作公司这个城市寄生体,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在吞噬城市母体,直到有一天与城市母体同归于尽。

异化的集体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历史上,恐怕只有上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大食堂时期,农村才有所有人口集体吃大锅饭的现象。在其他时期,尤其是三中全会之后,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生产的普遍形式。而深圳的股份合作公司,无论男女老幼,转制时一律享受股份分红,与人民公社时期的吃大锅饭如出一辙,只是前者是分饭,后者是分钱。

可以说,深圳这种城市集体经济组织,比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还“左”。自然,也就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大集体”、“小集体”集体经济组织有天渊之别。正是因为深圳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坚持人民公社大食堂形式的原教旨社会主义,使得深圳股份合作公司难以适应市场,只能成为城市寄生体,同时反噬城市母体,最后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

股份合作公司虽然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法人机构,却不受《公司法》约束,而是依据《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个怪胎。《条例》规定,它最主要的资产——土地不能抵偿债务,没有市场功能,却被折算成股份分配;它有20%-51%不等的集体股,却不知究竟属谁;它的股东发有股权证,却不知究竟是财产权还是福利分配权;它的股东表决权不是按股份大小计算,而是按人头计算......

一切显示,它完全不是市场化公司。当全国各地推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窗口城市深圳这种具有原教旨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却横空出世,且成建制出现,共计900多家,控制着全市近半建设用地。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可以说,这种异化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不转型为市场化公司,其对城市发展与公共利益的伤害就不可能消除。

“为了你好”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验方案》,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落实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也就是说,集体资产确权之后落实到具体的村民个人,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国家政策的基本方向。长期以来,保留集体资产,尤其是保留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成为雷打不动的政治正确。其理由是“为了你好”,潜台词是没有集体资产、集体土地,祖宗的家业会被村民个人败光。这种家长式的思维,出于好心,却完全不尊重村民个人的理性能力。城市化之后,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只拥有土地使用权。

深圳城市化过程中以“为了你好”的思维将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中起来,显然已经连当前农村改革的脚步都跟不上了。也许有人会说,股份合作公司保留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村民自己基于祖宗观念的意愿。但是,这显然是没有经过深入调查的猜想。在一号平台举办的一个有关股份合作公司股权改革的沙龙上,一位某区集体经济主管领导介绍:关于股权改革,我区前任老领导就认为,只有把集体股分光,股份合作公司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所谓“分光”,分的是集体资产与集体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所有权已归国家),与当年小岗村包产到户的迫切心情一样。那位前任老领导长期与各股份合作公司打交道,自然深知村民的想法与现实需求。将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到村民个人,村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懂得怎样才是为自己好。

在《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验方案》中,已经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做抵押、入市,以及有偿退出实验,而正在修改中的深圳股份合作公司《条例》还会继续保留集体土地不得抵偿债务的条款吗?还会继续保留必须设置集体股的条款吗?深圳股份合作公司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还会雷打不动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一样集中起来吗?

股权分配正成为一颗待爆的炸弹由于股份合作公司是连人口带土地一并转制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与人口发展规律天然冲突。首先,界定最初状态下拥有股权的人口,极易产生矛盾。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很多户籍发生过变更的村民失去股权。随着土地价格的暴涨,这部分当初并没有因为户籍变更获得更多好处的村民(如一些教师家属户籍变更、如一些早已下岗的招工户籍变更、如一些当兵上学需要的户籍变更等)现在强烈要求股权。其次是嫁娶、新增人口强烈要求股权。由于当初以时间为分界点一刀切分配股权,“生不增、死不减”,导致新增人口无法获得股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增人口数量不断增大,矛盾日益凸显。

目前有的村的无股权村民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有股权村民,让“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彻底成为一个怪胎。子又生孙、孙又生子,这些强烈要求股权的人口在不断增长,目前已经发生了多起人员高达数千的群体上访事件。而已经获得股权的村民不肯撒手,以公司章程规定毫不容情的将这部分人员排斥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矛盾正在不断增大,一颗炸弹只待有一天引爆!

集体股的出路

股份合作公司中集体股的存在,显然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原则。它指向的群体是全体村民,却又不属于具体的哪个村民。这很容易形成“公地悲剧”,人人都不珍惜它,导致集体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同时容易诱发腐败。如龙岗南联社区“20亿村官”周伟思,一次性收受开发商贿赂高达3100万元;龙华新区民治街道牛栏前股份合作公司腐败窝案,董事长钟伟球等11人被查处;潜逃出境的罗湖区田心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梁泽宁,以合作旧改为名诈骗多家开发商诚意金4亿多元。

据统计,2005年以来,深圳共查处股份合作公司案件180多宗,其中近50%是公司董事长违纪违法案件,查处董事、副董事长110多名。由此,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严格监管股份合作公司,2016年以来要求各区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建设包括集体资产管理、集体资产交易、财务、管理人员出境证照在内的网上综合监管系统,以期杜绝腐败。但是,按照法律规定,原农村集体经济事务归属村民自治范围,本不该由政府插手。

如果集体经济组织真的转制成公司,则有《公司法》约束,地方政府也不必费神。但深圳股份合作公司是个四不像,在反腐形势严峻的时刻,以四个系统来监管股份合作公司,也算是不得已之举吧。事实上,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集体股,如果股权都分配到具体的村民,则股份合作公司必定像公众公司一样,从选举、表决到监管,村民都会主动参与,董事长及管理层想如此肆意腐败,几乎没有可能。

有人说,集体股的存在,是政府介入股份合作公司管理的重要抓手,不能丢。但是,在法律关系上,即便存在集体股,股权也属于村民,与政府无关。政府并无监管权力,只有指导发展义务。所以在全市各区有关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当中,只有福田区的“福田区集体经济发展和指导委员会”的名称较为妥当,当然仅是名称妥当。名不正则言不顺,管理机构也就底气不足,同时政策也不足。导致股份合作公司长期以来几乎处于法外之地的状态,董事长既掌握着天量集体资产,又不需要接受国家公务人员同等规范约束。而一旦约束过严,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又受不了,因为他们没有享受公务员福利待遇。

所以有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建议:既然政府把集体股当作是政府的,不如花钱把集体股买下来,把集体股做实。这个建议显然比“设立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做实集体股”更有实际意义。时至今日,关于集体股,摆在市府面前的改革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取消集体股;要么购入集体股,让集体资产与市国有资产并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这座改革开放窗口城市,有多项改革引领全国,成为样板。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却成建制的保留着比当前农村还僵化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导致今天城市发展空间受阻的严重后果。深圳的农村城市化政策,无疑是彻底失败的。于政府而言,当初没有完全落实土地征用政策,大量征转土地没有进行补偿,试图通过“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偷鸡”省钱,没想到“反蚀了一把米”,到今天大量国有土地被村民和股份合作公司实际控制。

现在,政府依然试图依靠股份合作公司的配合来进行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然而,事实早已证明,得之东篱失之桑榆,股份合作公司并不会让政府“偷鸡成功”。就像当年为了省点补偿金而让大量土地成为“历史遗留问题”,今天为了城市更新利用股份合作公司,股份合作公司同样会利用政府制造出新的问题。因为它们并非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协商共识的理性主体,而是政府自己养大的城市寄生体。

而在城市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巨变,户籍人口、以及已在这座城市购置不动产或长期居住生活的人口不断扩大,远非当年流动人口居多的现状下,是否还有必要依靠股份合作公司来进行社区治理?是900家股份合作公司的利益重要,还是包括大量没有股权的38万原住民的利益重要,还是两千万人口的城市未来重要?

要么继续保留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保留其集体股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继续指望股份合作年公司“配合”政府;要么彻底改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让其完全市场化,通过市场的力量让城市生态恢复正常状态。今天,到了政府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

股份合作公司的出路要消除宗族势力的负面性,要有效遏制集体经济组织的腐败现象,要消化股权分配导致的越来越大的维稳压力,要真正有效解决土地和违建“历史遗留问题”,要让更多土地入市提高供给量以缓解高房价压力,要让城市突破发展空间瓶颈,必须首先纠正三十年来深圳农村城市化政策错误,彻底铲除变异的深圳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让其进行市场化转制。其转制核心是两点:取消集体股,集体土地使用权入市。

其未来的方向,就是类似于万科集团的公众公司方向。政府需忍痛割爱,核清各股份合作公司合法土地物业,核算折股进行税后分配,股权向全社会开放流通,以实现其真正的市场价值。如果政府依然不肯对某些公司撒手,可以以国资购入部分股权,形成大股东地位,用《公司法》制约未来改制后的社区企业。让深圳不再因人民公社大食堂一样的集体经济组织存在而继续蒙羞。割掉寄生体,让这座城市迈向健康发展的方向。(作者:南云楼

[责任编辑: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