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网言网语>

积聚文化自信的万抔累土

积聚文化自信的万抔累土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历史和实践证明,文化春天,因为万众装点而更加绚丽;文艺高峰,因为万众共筑而更加雄伟;文明之林,因为万众培育而更加繁茂。

家在保定安国农村的墨刚,一直四处漂泊打工谋生,搬砖、和泥、木工啥都做过,但他却从未因为工作的繁重而放弃诗歌创作的理想。没有钱买报纸和杂志,他就跑到工地边上或者街道的垃圾堆里翻找报纸或文学刊物;没有白纸,他就把创作的诗歌写在工友丢弃的废烟盒上。20多年如一日,他创作了110多首诗歌。河北大学出版社为他公益出版了诗集《幸福是内心小小的闪电》,这在河北省还是第一次。

墨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打工诗人”,他身上有打工者的默默无闻、勤劳朴实、无私奉献,也有诗人的文思泉涌、天马行空、赤子之心。他的诗或者是从田地“长”出来的,或者是从车间“产”出来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为我们零距离接触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窗口”,墨刚也由此站在了文化大舞台的聚光灯下。

在新时代文化大舞台上,“打工诗人”并不孤独。像墨刚一样热爱文艺,喜欢创作的“草根”还有许多。比如,秦皇岛抚宁区成立了炕头诗社,由一个个分散在农村、社区、机关、厂矿的诗词爱好者组成,或在田间边劳作边交流,或在村头炕头边喝茶边切磋,潜移默化地倡导文明新风;再如,唐山的张学敏,是一名地地道道以种地卖菜为生的农民,因参加《星光大道》而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卖菜大妈”,在201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以技惊四座的海豚音和一曲《春天的芭蕾》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还有,邢台任县195个村都组建了“草根文艺队”,自编自创歌曲、舞蹈、快板书,通过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艺演出,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

文艺作品并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相反,每一部经典的文艺作品都不能离开“油盐酱醋茶”,每一个普通大众都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的“主人翁”。不管是“打工诗人”,还是“农民歌唱家”,抑或是“草根文艺队”,他们本身就是普通大众,所以更了解普通大众喜欢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也正因为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都有浓浓的乡土味道,所以更易引起广泛共鸣,从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新要求,不管是文化传播,还是文艺创作,抑或文明建设,都必须坚持人民性,需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开创新的境界。历史和实践证明,文化春天,因为万众装点而更加绚丽;文艺高峰,因为万众共筑而更加雄伟;文明之林,因为万众培育而更加繁茂。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因为涌现出一批批像墨刚一样的“打工诗人”,心系黄土地,笔耕不辍,才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春天;正是因为涌现出一批批“草根文艺工作者”,展己所长,孜孜不倦,才扮美了文化百花园;正是因为涌现出一批批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坚持创作,才凝聚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同样,文化自信,也需要万抔累土。新时代,有万千文化之旅的“执灯者”,有万千文艺巨轮的“划桨手”,有万千文明之林的“培育者”,相信,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必将更加深厚,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必将更加广袤,十三亿中华儿女的步伐必将更加铿锵,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责任编辑: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