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华为公司在深圳召开2019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公布了一份抢眼的财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收4013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净利润率8.7%,较2018年同期也略有增长。
就在此前几天,一则“华为收入超阿里腾讯总和”的新闻冲上热搜,报道称2019年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华为凭借109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提升11位至61名,这一数字比其他两家明星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加起来还要多。
为什么是华为?华为凭什么?
亮丽财报的背后,是超前眼光支配下的战略布局与大手笔研发投入。华为素以在研发方面不惜血本而著称,很早就规定将销售金额按比例转为研发投入。日前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比半年营收超4千亿更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是,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表示,华为计划2019年研发投入1200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全球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有四家,分别为三星、谷歌、大众和华为。其中2018年华为研发费用为1015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比例14.1%——这说明,华为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微软和苹果。
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也显示,2018年度,华为向该机构提交了5405份专利申请,在全球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
目前,华为全球员工总数约18万人,其中研发员工约8万人,这样的占比在全球科技公司中都是非常高的,超过了亚马逊和谷歌。不仅如此,华为还加大了对顶尖人才的吸纳力度。7月23日,任正非在华为总裁办签发的邮件中表示,华为要用顶级的挑战和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今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至30名天才少年,并将逐渐增加,以调整队伍作战能力及结构。
海量的研发投入为华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使华为在多个领域得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乃至进入“无人区”。而这一切,源于华为根深蒂固的忧患意识。
早在2000年,华为公司销售额超220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榜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在文章中大谈危机与失败,他说,“唯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持续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才能让失败的那天来得晚一点,才能活得久一点。”这样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是华为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重要密码之一。
所以,在很多公司为利润增长而兴奋,或者为保利润、保增长而全力以赴的时候,任正非却自述每年都在批评常务董事会,因为“每年利润增长太大了,太厉害了,战略投入不够”。在任正非看来,“战略投入多一点,今天的困难就少一点。”
华为的忧患意识以及因忧患意识而生的对技术、对创新能力的极致追求,是华为之所以成为华为的重要原因,也应该是它最值得学习与尊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