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的一项内容是确定适应群众需要促进商品消费和文化旅游的措施,更大释放最终需求潜力。8月1日,深圳启动了“鹏城八月欢乐游购”系列促消费活动,活动将持续整个8月。
近年来消费已连续多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充分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消费力量被越来越看重。
不妨看看消费对深圳的贡献。不久前公布的经济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的GDP达到12133.92亿元,增长7.4%;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76.85亿元,增长7.7%,消费增速跑赢了GDP。
再看另一个维度的比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753.4亿元、3276.03亿元、2414.68亿元和1432.98亿元,深圳与其他3个城市有着不小的距离,消费潜力值得深挖。
此外,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深圳为7.5%,和其他3个一线城市都没有跑赢全国均速。这些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不低,原因出在消费结构上。消费支出可分为两大类:与衣食住行用相关的实物消费和与文娱健康相关的服务消费。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实物消费支出比重到一定阶段难以上升,要想拉动消费就要靠服务消费。
去年年底,《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1年)(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提出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内需的消费升级、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同时也是深圳对标国际先进城市的需要,国际先进城市往往也是消费天堂、文化之都和旅游胜地。深圳要成为国际先进城市,也要有与之匹配的消费环境和文化生活。
因此,无论是从落实国家政策出发,还是从增强发展驱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国际形象着眼,深圳都要大力促进消费,而且应该着眼于服务消费。
此次国务院提出的具体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深圳借鉴,比如深圳可以发挥创意之都优势,对传统商场、老旧厂区进行创意改造;深圳的国际时装周应该努力吸引国际知名品牌在华首发新品,带动扩大消费;拥有山海优势的深圳还可以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旅游等新业态。
除此之外,深圳还应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比如,每年吸引无数的影视制作机构前来取景拍摄的大鹏新区,具有成为“中国好莱坞”的潜力,一旦打响名声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再如,荷兰的奈梅亨徒步行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徒步活动,已举办至103届,吸引了69个国家的民众参加,自2001年发起的深圳百公里徒步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本报评论员 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