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开云(中国)>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可持续先锋 罗湖再出发

条评论立即评论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可持续先锋 罗湖再出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罗湖与香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历史上就是港人来深工作和置业消费的首选之地。目前在罗湖居住的香港居民约4.4万人,约占全市的1/3。罗湖也是港企扎堆投资的“心水地”,仅在口岸经济带规划片区内,就集聚了约6000家香港企业。

原标题:

不忘初心再先行,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区

可持续先锋 罗湖再出发

深圳特区报2019年9月17日讯 罗湖与香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历史上就是港人来深工作和置业消费的首选之地。目前在罗湖居住的香港居民约4.4万人,约占全市的1/3。罗湖也是港企扎堆投资的“心水地”,仅在口岸经济带规划片区内,就集聚了约6000家香港企业。待莲塘口岸开通后,每年预计共有约1亿人次、850多万车次将经过辖区的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往返深港两地……在港人子弟教育、医疗保健等社会民生领域,罗湖也与香港互动密切。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印发。面对这两大重大历史机遇,罗湖人清醒地认识到,二者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汇聚全面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征程中勇当先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大湾区建设

争当粤港澳深度合作“桥头堡”和“引擎区”

陈韵琪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港90后。两年前,她就职于深圳罗湖佳宁娜广场的尚创峰众创基地。每个工作日早上,她从香港家中出发,坐港铁到罗湖口岸,然后步行十分钟到尚创峰基地上班。“真的好方便,来深圳上下班单程都在一个小时内,家人都很支持我。”陈韵琪说,在罗湖工作,给她最大的感受是“和在香港一样便利”。除了地缘相近、交通便捷,两地的饮食文化、语言交流完全无障碍,让她感觉很快融入。“这里良好的创业氛围尤其吸引人,我身边很多香港年轻人都有到罗湖、到大湾区工作的愿望。”

正如陈韵琪所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到罗湖创业就业。面对这一重大机遇,罗湖积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从交通体系、口岸经济带、协同发展机制建设等多方面积极谋划,将深度对接“港澳所需、罗湖所能、湾区所向”,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推动深港两地在消费、金融、高端商务等经济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体、旅游等民生领域深度合作,建设“口岸枢纽区”“国际消费核心区”“深港社会融合试验区”“优质生活示范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罗湖贡献。

逐梦大湾区,罗湖续新篇。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风,罗湖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三大平台;高标准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社会融合共建共享,全方位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

今年7月29日,在罗湖区“双周发布”发改局专场上,历时两个多月研究、部署、论证的《罗湖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揭开“庐山真面目”,罗湖“逐梦大湾区”的蓝图已然绘就。

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罗湖将努力实现口岸交通枢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三大平台(深港口岸经济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形、深港社会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宜居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面对历史契机和宏伟蓝图,罗湖将构建“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从打造大湾区“开放创新、公平透明、国际一流的宜业城区”、“民生优质、交通便捷、绿色生态的宜居城区”和“生态优美、富有活力、人文开放的宜游城区”着手,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和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区,争当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桥头堡”和“引擎区”。

“两轴三带”示意图。

关键词:示范区建设

在可持续发展先锋区上率先探路先行示范

由于没有新增土地资源,罗湖面临的可持续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必须在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区”上率先探路、先行示范。近年来,罗湖通过城市更新和大力补齐民生短板等举措,实现了GDP稳定增长,为转型升级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可持续发展上做出了积极探索。

接下来,面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机遇,罗湖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忘初心再先行,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区”,继续在发展空间、经济增长、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可持续发展上率先探索,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破解罗湖“四个难以为继”的唯一出路,也为全市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先行示范。

推动发展空间可持续。着力破解城市更新难题,通过强化片区统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分类施策活化存量空间等方式,推动综合更新、有机更新、系统更新,打造城市更新2.0升级版。

推动经济增长可持续。按照“巩固金融业、提升传统产业、拓展新兴产业”工作思路,规划建设三大产业带——深港口岸经济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助力全市形成“一城一街一带”金融产业格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双轮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社会治理可持续。针对基层治理体系不顺畅、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长短腿”等问题,坚持把改革作为攻坚克难的“关键一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理顺治理体系、提升法治能力、深化深港合作,规划建设深港国际医疗城、深港国际教育城,在港澳居民享受民生“市民待遇”方面先行探索,开创深港合作新模式。

推动民生幸福可持续。针对10大民生领域29项具体短板,制定罗湖区“找短板、补欠账、惠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深化罗湖医改、教改成果,支持辖区教育、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做优,增加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供给。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将严守生态红线,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让丰富的山水资源更好地服务发展、为民所享。依托生态优势,按照“错落有致、风格各异、人文相映、山水风情”理念建设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结合口岸城区、枢纽城区优势,优化人居环境,完善高端配套,建设国际化宜居小尺度街区。以水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彻底消除黑臭水体,打造市民亲水空间。同时加强对生态控制线内绿色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依托辖区“一山四湖”(梧桐山、洪湖、银湖、东湖、仙湖),整合绿道5号线、罗湖体育休闲公园、粤海体育休闲公园等资源,营造高品质文体休闲公共空间。

今年4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论坛在罗湖举行。

亮点扫描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构建“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

《罗湖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罗湖将以新兴金融、科技创新、新型消费、高端服务为重点,依托城市更新,拓空间、优环境、强配套,破解“四个难以为继”,着力构建“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建设国际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两轴”是“布吉河岸新型消费发展轴”和“大东湖旅游生态轴”。前者将围绕罗湖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的定位,推动传统消费转型升级,沿布吉河两岸发展体验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和大健康服务消费,培育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商圈。后者将依托梧桐山、东湖公园、沙湾河等自然生态资源,构建自然山水、体育休闲公园、慢行绿道顺畅连接的循环生态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旅游示范样板。

“三带”是口岸经济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和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罗湖将重点在口岸经济带推进“四个片区、一个基地”建设,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将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时尚购物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文锦渡口岸与新秀片区将打造精品都市功能区;蔡屋围片区将规划建设成为国际化金融商贸中心;湖贝片区将建立超大型综合性商业中心。深港产学研及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深港联合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依托清水河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和布心生命健康产业基地,集聚创新资源和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新高地。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保证担保、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兴金融中心。

教育医疗交通“三位一体”

深港国际教育城医疗城呼之欲出

罗湖将在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片区打造“深港国际教育城”,在罗湖口岸西侧规划“深港国际医疗城”。

“深港国际教育城”内规划建成从学前教育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全过程国际学校,还将争取建设大湾区国际职业培训中心和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

“深港国际医疗城”将引进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硬件,使罗湖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国际先进的肿瘤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服务。同时开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研究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罗湖还将鼓励引导香港和澳门医生前来开设独立诊所,到罗湖公立医院坐诊,为居民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探索试行粤港澳三地医院双向转诊合作。

交通方面,罗湖将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加大轨网密度,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供给侧改革发力

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今年7月16日,罗湖区一家文化企业入驻区政企服务平台后,“试试看”地反映了该司一位高管家属需办理随迁入户的问题。没想到7月19日,他刚刚登录“罗湖政企”微信号,就看到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复及办理指南。“太方便有效率了,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他如是说。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罗湖区政企服务平台于今年6月28日上线试运行。该平台聚焦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旨在为辖区企业服务提供精准精细的综合服务,搭建政企服务沟通平台,全力助推罗湖营商环境优化。

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罗湖全面落实营商环境改革“罗湖18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服务企业责任清单,建立国家、省、市、区优惠政策辅导机制,帮助辖区民营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所能享受的税费优惠、产业扶持等政策,打通“4000亿减税”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开通全区统一政企服务平台和政企公众号,建立“一站式”企业诉求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切实提高惠企实效。做好产业人才服务,落实菁英人才“1+3”配套文件,为“菁英人才”提供多项综合服务,让罗湖营商环境更有温度。罗湖还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零跑动”事项占70%以上、“最多跑一次”达到100%。构造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挂点服务企业工作体系,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罗小宣/文 图均为资料图片)


■专家寄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发挥粤港澳的综合优势。罗湖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中,具备了突出的综合优势。罗湖是深港合作最早的落点,大湾区建设为深港合作再出发提供了重大机遇。如何全面深化与香港的紧密对接,打造成为深港合作的重要载体与支撑平台,罗湖承担着重要使命,在多个领域大有可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

罗湖是深圳最老的城区,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地方,是深圳城市记忆最丰富和商业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城区。罗湖要加强城市空间的规划利用,用工匠精神雕琢好有限的空间,既容纳现代的元素,提升城市的功能,又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使历史文化与现代功能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成为深圳最有魅力和活力的城区。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志岿

深圳已进入一个深度城市化阶段。近年来,罗湖区在“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领域先行先试。通过制度建设和城市化实践,也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勇当探路先锋,为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深圳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林刚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