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为拿下60余份5G商用合同,腾讯跨境支付提供16个币种交易服务,新技术创造新供给
深圳正形成世界级产业发展集群
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3日讯 透过远端实景屏幕可以看到,远在1200公里外,河南洛阳栾川三道庄钼钨矿的挖掘机、钻机等设备正在实时作业。无人驾驶挖掘机将矿石铲进铲斗,再倒进矿用自卸车大厢内,待满载后,自动驾驶的无人矿卡车自动驶离现场,驶向2公里外的碎矿站,整个无人车辆编队自动有序作业……
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这种1200公里之外的“现场办公”,正是基于华为5G技术在无人矿山领域的应用。
华为正助力全球国家创造“5G新想象”,在欧洲、中东等地拿下60余份5G商用合同,发货数达40万模块(指5G Massive MIMO AAU模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正行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城市道路上,腾讯跨境支付正为海外4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6个币种交易服务……
一批深企以新技术创造新供给,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正是深圳率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引领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生动注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从深圳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增速放缓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也是大势所趋,深圳正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打造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世界级的产业发展集群正在深圳形成。
1 从深圳制造到全球创造
实体经济向产业链上游攀升
今年5月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晚会上,1万多平方米的弧形LED显示屏叠加变换,营造出牡丹花盛开和孔雀开屏的光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显示屏来自深圳龙岗一家名叫光祥科技的企业。“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总经理张永军表示,“我们的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巴西奥运会、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等世界顶级舞台。”
曾经的制造业基地,正走过产业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如今,深圳90%的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科研投入、专利生产都集中在企业。“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正在成为现实。
过去10年,华为公司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换来了87805项授权专利、全球30%的电信服务市场份额和18%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技术创新是一场马拉松,有耐心才跑得远。”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胡厚崑表示。
谈到研发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CTO张鑫则表示,“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原动力。”他介绍,华星光电摒弃了技术引进的模式,近几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均在4%以上。该公司“图像的显示方法以及显示系统”专利,帮助华星光电形成了独有的T+/VAC技术,大幅提高面板穿透率,得到市场高度认可,为公司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价值。
作为科创板广东第一股,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器件研发制造能力的光峰科技,在激光显示领域,共申请专利超过1450项,占据全球激光显示技术的制高点。在电影放映领域,光峰科技ALPD激光光源放映厅的全国安装量已超过14000家,占激光厅比例近60%,同时推出中国自主研发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C5,填补了中国放映机制造领域的空白,让中国成为第四个具有放映机生产能力的国家。光峰科技CEO薄连明表示,在应变、求变的过程中打造越来越硬核的创新科技,让光峰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与标准制定者。
经济一线正在上演的“硬科技”故事,折射出深圳围绕技术创新,率先引领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转型路径。“深圳已形成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并且正在向产业链上游攀升,在研发和服务环节争取话语权、谋求主动权。”深圳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许鲁光认为。
2 新兴产业成主要经济增量
抢抓全球科技中心转移新机遇
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第一张亚洲人基因图谱、国内第一个生物工程一类新药、第一台医用核磁共振诊断仪、第一台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液成像系统(彩超)、第一台伽马射线治疗系统、中国首个抗肿瘤原创化学新药……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在深圳诞生。
“作为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之一,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深圳一直引领中国的创新之路。”深圳市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说。4年前,凭借中国首个原创抗肿瘤化学新药——西达本胺的上市,微芯生物一战成名。成立18年来,微芯生物在原创药物的研究领域从未止步,为世界生物医药作出贡献,成为深圳乃至我国原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企业。
被评为医药先锋企业的深圳市塔吉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今年的BT大会上,其研发的第四代慢粒白血病药物的临床项目正式启动,在治疗慢粒白血病领域迈开了新的一步。
这些只是深圳生物医药企业的缩影。深圳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产业集群区域,在基因检测、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目前,深圳生物产业规模超过28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广东首位。2019年上半年,增加值增速达22.3%,居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海洋经济亦是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抹亮色。今年10月,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被称为“中国海洋第一展”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下称“海博会”)在深圳开幕,助推海洋经济质量发展。蛟龙号下潜到7062米深海探索,从海马号遥控潜水器ROV、鲲龙AG600到港珠澳大桥模型、中华白海豚标本,湾区制造的尖端科技、湾区呈现的海洋奇观在这里一一呈现……
两年前,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集集团”)旗下成员企业中集来福士建造的“蓝鲸2号”,伴着潮水与洋流,在拖轮的牵引下抵达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深水码头,圆满完成试航任务。这一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是担负可燃冰试采重任的大国重器“蓝鲸1号”的姊妹船,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座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承担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重任。“蓝鲸1号”和“蓝鲸2号”正是中集海工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发挥深圳科研实力的代表之作。
深圳是蓝色经济崛起中的一支生力军。目前,涉海企业有7000多家,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深圳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2327亿元,同比增长4.63%,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9.6%。海洋产业链正在加速向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高端配套延伸,海洋产业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提升。
深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区,自2009年以来,深圳率先出台实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配套政策,并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积累,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观察深圳经济结构可以发现,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去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8%。
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看来,作为先行示范区,深圳已在BT(生物技术)、海洋经济等领域加快布局,只有着眼未来开辟新域,关注人类下轮发展的新型创新业态,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促成全球科技中心的新转移。
3 争做全球5G应用“实验室”
面向智能新未来
在深圳华强北,一辆远程驾驶小车正在四处游走,只要在5G信号覆盖区域内,它就可以实现低延时遥控;一块电视屏幕上显示着地铁站画面,它由高清5G摄像头拍摄,依靠5G的大容量特性,可以同时辨别200个人脸信息。截至9月,华强北已完成26个5G室外基站建设及5G信号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5G生活体验街区。
深圳是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从全球首个“5G智慧派出所”、建设5G智慧医院再到首个5G网络全覆盖的自贸片区……在全球竞逐5G产业前沿的时刻,深圳正悄然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布局,尝试多种5G应用,5G商用步伐也在加快,深圳正在抢做全球5G应用的“实验室”。
当5G网络信号将4K高清摄像头拍摄案发现场视频实时回传至情报中心,辖区警察手持对讲机通过警务云终端,全员共享110警情,无人机与警用摩托车跟踪追捕,通过AR眼镜现场人脸识别,疑犯很快被捕……这是在宝安塘头“5G智慧派出所”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从5G创新架构、应用模块,到无人机、AR眼镜等终端设备,全部来自深圳企业研发制造,这间智慧派出所成为深圳5G产业的生态缩影。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徐志斌说,从终端、基站系统到网络架构和应用场景,5G产业链的各环节都有深圳企业,并且通过多年深耕,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具有一定竞争力。“深圳5G通信产业发展水平已经走在全球最前列。”
5G、人工智能、生命信息、生物医药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深圳正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融合发展机遇,由技术、标准领先到产业生态链领跑,构筑全球产业竞争新优势。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创新驱动支撑。深圳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2%。从去年起,深圳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立新表示,在新型研发机构方面,深圳已获批建设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4家省级实验室、13个基础研究机构和9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在孵化育成体系方面,深圳全市累计获得资助的孵化器共130家、创客空间236家、创客服务平台98家,资助金额逾6.5亿元。“希望通过设立这些机构,吸引全球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员来深圳从事基础研究,补齐深圳创新的短板。”
随着创新要素的不断集聚和共享流动,深圳市科创委副主任钟海表示,深圳正从产业空间、基础研究、专项政策、专业人才、产业链条、产业基金等方面着手,以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声音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克科:
深港科技合作应在产业链上有序有效布局
“今年年初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这3个极点在空间布局上为大湾区框架提供了支柱和顶层设计,这一布局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资源互通互联提供了良好基础。”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克科表示,这3个极点在聚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更大的辐射力,带来资源效率的提升。
未来,在产业转型、高端服务业的培育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领域,各城市群之间会有一个新的分工和布局,这一轮的布局,应该会影响到未来10年至15年。
具体到深港科技合作中,张克科认为双方应在产业链上进行有序有效布局,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选择一些方向和产业项目,按照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进行整合。
其次,尽量把两城的科技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例如一些大科学装置,深圳已将所有实验室和创新载体资源做了一个目录,香港的资源也可以做一个开放的对接目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要成为一个推手。
最后,要做一个长远的布局和规划。在基础应用研究、国际团队和海外需求,以及大产业规划上设定相应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做一个3年到5年的路径图,将一些全局性、前瞻性项目列入规划,持续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深港可优势互补
构建产学研共同体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出台,“这对深圳科技创新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在产业合作上,深港大有可为,而前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郭万达看来,深港在现代产业体系上可以优势互补。“规划纲要在现代产业体系里提到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毫无疑问,深圳在这两方面有强大优势;而香港则拥有‘再工业化’优势领域,如AI、人工智能和生物制造等,二者可以优势互补。”
他认为,通过优势互补,深圳的硬件制造可以和香港的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加强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延伸。
同时,他提出,构建深港产学研共同体,可进一步丰富产业链条,产生融合产业,带来新的科技创新。规划纲要中提到,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香港是国际创新中心,具有科技创新优势,其基础、原创研究能力强,但科技园空间相对有限,与河套地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深圳有很多好的企业,可与香港的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合作,形成大学和企业、企业和企业结合的产学研共同体。”郭万达说。(记者张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