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举行无障碍城市宣传促进日系列活动,发布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主题总规
2035年深圳拟建成现代化无障碍城市范例
南方日报2019年12月5日讯 12月3日—4日,深圳高北十六创意园人头攒动,以“建设无障碍、共享全世界”为主题的深圳市无障碍城市宣传促进日暨第28个国际残疾人日系列活动在此举行,吸引了包括康复国际前主席让·曼斯贝肯、印度著名社会活动家、甘地曾孙萨蒂什·杜珀里亚、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卢德之等30位国内外无障碍领域顶级专家齐聚建言。
“无障碍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建设无障碍城市是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圳残疾人事业产业先行示范的关键一招。深圳残联要对标国际一流,从理念文化、制度规则、器物环境等方面,打造无障碍城市的特质和文化形象,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城市的格局,助推深圳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侯伊莎说。
活动期间,深圳还发布了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主题总体规划《深圳市无障碍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首次提出“无障碍城市战略”和“身心障碍者”概念,将无障碍融入整个城市发展的全流程。
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形成“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到2030年,形成无障碍全产业链和全球无障碍城市建设的“深圳经验”;到2035年,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无障碍城市范例,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无障碍城市全面建成。
以前瞻视野对标国际一流
无障碍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原则和内容,其规定以合理便利和通用设计等理念与方法消除基于残疾人的歧视。
“目前,全社会有超过10亿人有某种形式残疾,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我国现有残疾人8500万、60岁以上老人2.49亿、失能半失能老人4400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帮助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群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副主任周建在开幕致辞上说。
深圳是我国较早建设无障碍城市之一,“十二五”期间被评为无障碍先进城市。近年来,深圳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理念,按照无障碍城市的制度设计,完善了党委政府及社会共同参与、市场调节多元共建机制。先是于2018年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率先提出创建无障碍城市发展目标,发布《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现又印发《规划》,不久将发布实施《深圳市无障碍城市标准》和《深圳市信息无障碍标准》。
“与从以前仅强调物理空间改善的‘无障碍环境’不同,‘无障碍城市’理念创新,集‘理念文化、制度规则、器物环境’三位一体,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立体的建设。”侯伊莎说,无障碍城市作为一种崭新的城市形态,具有全面透彻的感知、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无障碍环境互联互通系统化、公民所需器物生产使用个性化、服务信息处理及运营智能化等特征,展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
周建直言,创新驱动先行示范区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目标,更包括社会治理、文明发展等多方面的进步。深圳市构建均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无障碍环境建设恰是其中应有之意。
“深圳从城市专项规划、标准体系、标准规范、相关政策予以全面保障,为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和提升深圳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文明程度奠定了基础。”周建说。
顶层设计升级至城市总规
系列活动中,深圳重磅发布了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主题的总体规划《深圳市无障碍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年)》,首次提出“无障碍城市战略”和“身心障碍者”概念,并率先探索制定“无障碍城市标准”及“信息无障碍标准”,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内国际无障碍建设提供参照标准,引领国际国内无障碍事业融合发展。
笔者注意到,《规划》将通过无障碍全纳教育、建筑无障碍、交通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居住无障碍等目标使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并倡导将每年12月5日定为“无障碍城市宣传促进日”。同时,大力发展无障碍服务业、旅游业,加强无障碍创新创意设计,创新无障碍金融服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无障碍创新中心,加强粤港澳无障碍创新合作,推进无障碍国际交流和产品展览等。
根据《规划》,深圳无障碍城市建设有近远两期目标,近期到2025年,深圳将出台无障碍法规体系,提高无障碍研发强度,增强无障碍产业创新能力,无障碍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无障碍城市;远期则到2035年,深圳市无障碍水平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无障碍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城市无障碍设施配置全面系统,探索可衡量、可复制的无障碍标准体系。
“深圳把无障碍城市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我希望它做成典范,让其他城市参考,出台无障碍城市专项规划标准、评估机制和配套政策。”香港康复咨询委员会主席郭键勋认为,深圳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试点城市,推动无障碍城市包容发展,是提速迈向现代化的佐证。
“在深圳,人与人之间、残障者与健全者之间确实有更多的平等、沟通和幸福。”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认为,深圳作为中国现代化引领城市,在无障碍事业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和成就。印度著名社会活动家、“圣雄”甘地曾孙萨蒂什·杜珀里亚也表示,深圳此举让世界鼓舞,世界上很多地方还需要努力。“深圳已点燃了星星之火,让我们将星星之火做成燎原之势。”萨蒂什·杜珀里亚说。
国内外专家联合发布深圳宣言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深圳无障碍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共享发展工作会议”,来自法国、挪威、日本、印度、加拿大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等地30多位无障碍领域权威专家参与研讨,举办了18场主旨演讲和两场大型圆桌会议,深入探讨了无障碍城市建设的路径、策略和重难点,并提出建设国际无障碍城市联盟。
会议认定,残障者不能融入城市生活,不是他们自身缺陷造成的,而是城市设计缺陷让其不能无障碍生活、学习和工作。全社会有责任对城市进行无障碍化改造,特别是在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命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应更有能力在设计、生产和建设产品、家居、社区、交通、通讯、建筑物、公共活动场所时,让其合理、便利。
“每个人的生命周期中都会面临行动和感知的障碍,无障碍与每个生命的权利和自由密切相关。无障碍理念、制度和建筑发展不单是对残障者、老龄人和儿童深切关怀的体现,而且是惠及所有人的现代城市制度安排。”侯伊莎说。
会议最终形成推动无障碍城市建设的共识,并发布了《无障碍城市建设深圳宣言》,作出三大倡导:
一是推动城市无障碍制度规则建设。推动无障碍城市法治化水平,完善无障碍城市标准体系。城市管理者要制定无障碍城市规则和标准,将无障碍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竞逐目标,永续追求;城市行政部门应将无障碍理念嵌入到本部门职能之中,分类分阶段推进;建筑设计师们要把无障碍理念融入到设计、建设之中,从源头清障;企业家们要生产和完善产品功能,并尽可能利用新科技提升产品无障碍应用范围,实现多元分享;社会组织要为各种公共服务和活动平台植入无障碍服务和器具,让全城市都“有爱无碍”。
二是推进城市无障碍器物环境建设,按照无障碍城市规则和标准,对建筑、交通、信息进行设计、规划、建设、改造,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无障碍相关科技创新,加快高性能辅具器械、智能穿戴等领域产业智造中心建设,便于市民可以在无障碍环境中便捷生存。
三是助推城市无障碍文化理念养成。将无障碍理念纳入城市建设各环节各方面,推进无障碍全纳教育,重视发展和推广普及无障碍文化,推动其成为全社会集体行动和普遍遵守的文明规则,使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
宣言呼吁,无障碍城市建设需要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内的相关各方充分参与合作,并确保在行动过程中有充分的立法保障,对行动主体的适当赋能,及时监督、检查、评估与权衡,把建设无障碍城市作为行动理念,赋能城市发展。
此外,活动期间,深圳还举办了无障碍方阵巡游、展能集市、特殊文化节,开放了无障碍文化科技创新体验展示馆,并在全国发布了首个无障碍城市建设红榜和康复辅具需求目录,路演了多个领先无障碍和辅具器具科技项目。
撰文:张玮 章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