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档案馆发布征集令,面向社会征集可以展现40年来深圳发展和变迁的档案资料。无论是文字图表、音频视频、图片实物,都有机会入选《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档案文献展》。
据了解,该大型文献展将以市档案馆馆藏的档案文献为主要展示内容,辅以影像、图片、实物等进行综合立体的呈现,全面解析“深圳奇迹”的前世今生。
这个城市举行过大大小小的展览,但可能很少有哪个展览像它一样,与深圳人的记忆如此息息相关。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宏大叙事,也藏在民间视角的带着个人体温的实物里,藏在一个个深圳故事里。
是的,阐释深圳改革史的,有那些著名的已成为公共记忆的见证物,比如,1983年7月8日,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全称“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又称“土地拍卖槌”“动地一槌”,是深圳这一创举的直接见证物,属二级文物……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更多接地气的私人见证物。
比如,说到深圳记忆的实物,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边境通行证”(俗称边防证)。一纸边防证,是许多深圳人跟深圳发生交集的起点,对闯深圳的人来说,它几乎和身份证一样重要。而今,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各地发行的粮票一样,不同地域、不同年份乃至不同外观的边防证,成为深圳特区历史的生动见证。
边防证之外,你是否还收藏了当年来深圳时拍摄的老照片?是否还留有当年第一次来到深圳时,那一张过关前的车票?抑或,是否还保存有当年的日记与信件、当年用来丰富业余生活的收音机?……这样的物品,将让你穿越时间的帷幕,回到那个热气腾腾、每一滴汗水都是一台微型加速器的时代。
总之,改革开放的历史,不能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通过各种具体物品,无论是实物、照片还是文字,都可以帮助我们触摸到隐藏在时光褶皱中的、更加真实的城市历史。
据悉,《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档案文献展》主展厅将结合多媒体手段,综合音频、视频、交互展示等组合,将技术手段和文化内容有机融合,为观众创造全新的观展体验,让更多人了解深圳发展的历史脉络。这样的展览也体现了城市的一种文化自觉,将使深圳人的记忆与乡愁多了一个可以安放与保存的地方。
我们希望,更多深圳人能够积极捐献自己所保存的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有关的私人物件,一点一滴地还原与呈现历史,让个人记忆融入公共记忆,让个人史成为城市史的一部分——这种回望昨天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打量深圳的今天与明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