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经济“半年报”出炉!从负6.6%到正0.1%,如何做到的?
小政获悉,刚刚,深圳市统计局权威发布了上半年深圳经济数据:上半年深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经济运行回升态势明显,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0.1%。从一季度的负6.6%,到半年的正0.1%,由负转正,难能可贵!
小政留意到,本月,全国、广东的2020经济“半年报”相继发布。
从全国来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但从一季度的负6.8%,到二季度的正3.2%,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后,形成了一个V型反弹。
从广东来看,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广东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49234.20亿元,同比下降2.5%,较一季度同比下降6.7%降幅收窄。
而从北上广看,上半年GDP增速为负3.2%、负2.6%、负2.7%;但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都实现了由负转正、环比上升。
而从今天深圳发布的半年成绩单看,尽管疫情给深圳这样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座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摸爬滚打了40年的城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强,市场灵,社会活,每每在“危机”中能够展示出惊人的发展韧性。以“六保”促“六稳”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也成为了经济“乘风破浪”的发动机和助推器,社会各界和各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运行正加快复苏。
面对这份成绩单,不仅要看数据,更要看趋势、看变化、看信心,研判未来。观察深圳上半年经济表现,小政觉得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2634.30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一季度回升6.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6亿元,同比下降8.1%,第二产业增加值4553.60亿元,同比下降2.3%,第三产业增加值8068.64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0.1∶36.0∶63.9。
2、工业生产加快恢复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1个百分点。
从月度看,工业生产呈现加快恢复态势,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8.5%、-13.7%、-9.5%、-5.6%和-1.6%。
上半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4.5个百分点。
上半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2.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1.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2%,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回升47.2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3.9个百分点。从月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回升,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别为-22.9%、-16.1%、-8.6%、-0.1%和7.8%。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3%,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4%。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0.15亿元,同比下降14.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1个百分点。从月度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呈现收窄态势,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别为-20.5%、-22.9%、-20.1%、-16.5%和-14.8%。
5、进出口总额接近上年同期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356.75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50.37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5.2个百分点,进口6206.38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5.8个百分点。从月度看,进出口总额降幅不断收窄,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别为-17.6%、-11.7%、-6.2%、-2.5%和-0.5%。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0.92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8.71亿元,同比下降14.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从月度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呈现收窄态势,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别为-10.9%、-12.8%、-9.9%、-9.3%和-4.7%。
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93980.38亿元,同比增长16.7%;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65323.02亿元,同比增长15.5%。
“存贷款余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说明深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仍然‘弹药充足’,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向中小微企业毛细血管补充血液,仍需要认真探讨和实践。”有银行业人士向小政表示。
面对新冠疫情影响,以及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挑战,深圳交出的这份“半年报”可谓亮眼。
深圳“转正”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小政观察发现,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一种主动作为。
惠企“及时雨”提振发展信心
面对疫情影响,深圳主动作为。早在2月7日,深圳出台《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即深圳惠企16条政策,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带动全社会形成为企业共同减负、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
“深圳惠企16条政策是一场‘及时雨’,给企业吃下了在深发展‘定心丸’。”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有关专家说,深圳支持企业不遗余力,真金白银帮扶企业,助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借助政策利好,危中寻机,加快复工复产,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更重要的是,深圳惠企16条政策各项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的不断出台和落地,坚定了商事主体的投资信心。据统计,今年1至6月,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237209户,同比增长1.3%。其中企业151144户,同比增长14.9%,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已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精准式、点穴式”推出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深圳推出有着“一号改革工程”之称的《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涵盖14个重点领域,提出210项改革举措,全面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克服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振企业信心,助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指数显示,深圳一直位居第一梯队。这从外商投资企业在深投资数据得到印证。今年前5个月,深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吸引合同外资60.14亿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11家,实际利用外资25.05亿美元。
深圳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包括众多世界500强的高管在内,外国客商普遍认可深圳的营商环境,看好深圳的投资前景,不断追加在深圳的投资,投资方向越来越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领域挺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90家在深投资。
创新驱动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前不久,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远程超声机器人在深圳一个技术研讨会上亮相,让观众惊叹不已。据介绍,该款设备融合机器人技术、远程实时控制、高分辨率超声成像等前沿技术,今年已陆续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和欧盟CE认证,成为深圳先进制造的标杆企业。
成立不到5年的华大智造,实现从研发到产业落地的飞跃,打破基因测序仪的国外垄断,使测序仪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得到业内普遍认可。华大智造成为行业“黑马”,得益于深圳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夯实先进制造基础不断向高端迈进。
经济数据显示,华大智造只是一个案例。今年上半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2.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1.7个百分点。
这得益于深圳有的放矢的支持政策,推动企业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转型升级。比如,深圳惠企16条政策鼓励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带动比亚迪、三诺、大族激光等一大批深圳先进制造企业,生产口罩机、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检测试剂盒、智能监测检测系统等防疫物质,带动深圳制造业加快复苏。
创新驱动,夯实深圳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根基。深圳创新聚焦大装置、高平台、顶尖人才、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创新文化。针对深圳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深圳实施大科学装置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目前,深圳累计建成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各类创新载体总量突破2642家。深圳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常年保持在全国的30%以上、连续16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新业态助推外贸逆势而上
疫情期间,中国3D打印机出口量激增。作为中国3D打印机制造企业重镇的深圳,凭借雄厚的外贸基础,积极拓展新业态赋能转型升级,引领整个行业迎来小高潮。
深圳消费级3D打印机厂商创想三维,今年3-4月份的海外销量同比翻了6倍。创想三维CEO陈春表示,4月仅前半个月,订单就达到16万台,相当于每8秒就卖出一台,预计今年全年出货量是去年的3至4倍。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不少产品的零部件断供。而在深圳,以快速、小批量、无模具、柔性制造、按需生产为特征的3D打印企业绕过这些供应链断点,积极打通线上渠道,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扬帆出海,实现逆势增长。
事实上,疫情期间,深圳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风口”,展现出强大市场潜力。深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全业态运作,保障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在深圳成功落地,出口货值全国第一。上半年,深圳海关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148.5亿元,同比增长2.8倍。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因地制宜,出台新的政策措施,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上半年,深圳海关通过优化创新,畅通物流,在“MCC前海”的基础上,整合海运、航运、陆运物流要素,推出组合港、东西部港区一体化、“整船换装”等物流新模式,实现单个集装箱运输成本降低300-500元;通过多式联运,开通“深-赣-欧”等跨区域中欧班列路线,打通“一带一路”要素流通“大命脉”。
新业态,助力深圳外贸出口赢得全国大中城市“半程冠军”。据深圳海关统计,上半年,深圳进出口1.34万亿元,其中出口达7150.4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特别是第二季度进出口值同比由一季度下降11.6%转为增长9.9%,反弹势头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