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不放假!抵制浪费,简约过年从我做起
2021-02-08 12:5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光盘行动”不放假!抵制浪费,简约过年从我做起

别让“光盘行动”在春节也悄悄地和大家一起放假!

牛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疫情防控仍旧不能放松。各地鼓励“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疫情反弹。多地发出倡议,春节假期在家做饭以及在外点餐时都要适量,剩余食物要打包,减少餐桌浪费。

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春节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防疫意识不能丢,安全理性过春节。春节期间尽量减少聚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聚餐,都应当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安排餐食量,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制止住舌尖上的浪费

过年“宅家”时间增加,上海市消保委方面提示,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购物点餐,选择合适的份量,且要注意荤素搭配保证营养。食材餐品送到后,要仔细检查外包装、食安封签是否有破损、菜品是否受污染等,以免影响后续体验。

资料图

在北京,2月5日,北京市为制止餐饮浪费,专门出台《北京市制止餐饮浪费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指出,是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大多数网友希望饭店普及半份菜,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菜品难吃,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餐厅和食堂应当提升餐饮供给质量,配置小份菜、小份量主食和多规格套餐;充实菜单信息,提倡标注餐品份量和建议食用人数等。设立劝导员,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取餐,对明显过量的点餐、取餐行为,进行提醒、劝导。

2月6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也在官方微信发出倡议,春节假期在家做饭以及在外点餐时都要适量,剩余食物要打包,减少餐桌浪费,别让“光盘行动”在春节也悄悄地和大家一起放假。

防止暴饮暴食 引发慢性疾病

于此同时,医学专家提醒民众,已经过去的2020年春节,众多宅家民众“收获”了体重。春节期间,在防范新冠肺炎之际,还要讲究健康吃喝,防止暴饮暴食带来体重飙升,甚至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资料图

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节假日期间因暴饮暴食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现象非常普遍。春节前后生活方式的骤然变化,疫情期间民众宅家研究美食天天大吃大喝,肠胃得不到休息,也是导致“节日病”患者扎堆就诊的一大原因。

长三角消保委联盟亦在2021年春节特别提示中指出,春节期间食物丰富、菜品丰盛,容易出现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过度饮酒的情况,消费者应当注意膳食均衡,注重食物的多样性,控制食物摄入总量,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老、弱、孕妇等人群要特别注意饮食安全,注重膳食营养。

该联盟提醒民众,外出就餐时做到理性适度消费,文明点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用餐时实行分餐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光盘”行动,避免浪费食物;拒绝食用野味和生冷食物。

过节吃的量大花样多,如何保护消化道?

1.警惕消化道异物

逢年过节,人们在餐桌上谈笑风生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较平时更易发生鱼刺、碎骨等异物卡进咽喉或食管等意外事件。此时不应继续强行进食,以防刺破食管或大血管;喝醋等“偏方”也往往不能奏效。如果鱼刺卡在喉中,位置较浅,可先尝试在亮光下仔细观察,用镊子夹出。如位置较深,引起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异物伤及食道黏膜导致水肿、糜烂,或引起消化道穿孔、感染等。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聚餐时,不要边吃饭边说话。

2.警惕不洁食物诱发急性胃肠炎

在节日聚餐中,人们往往饮食更加丰富,食量也更大,饮酒、吸烟、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频率上升,娱乐活动增多也往往伴随着作息与饮食更不规律,这些均属于对胃黏膜的恶性刺激。

不洁饮食、过度饮食、不规律饮食,劳累、酗酒等,可导致急性胃肠炎。患者往往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脓血便、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如果在频繁聚餐后出现此类不适,需及时就医。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而言,宜戒烟酒、浓茶、咖啡;食物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辛辣、粗糙的食物;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警惕进食过多、饮酒等诱发消化性溃疡

进食过多、不规律,大量饮酒等,都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肠道黏膜组织受损,充血糜烂,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消化性溃疡最常表现为上腹疼痛,也可仅有上腹胀、不适,反酸,打嗝等消化不良表现。多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胃溃疡引起的上腹疼痛多在饭后;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饭前或夜间疼痛,进食或服用胃药可有所缓解。消化性溃疡严重时会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可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甚至休克。既往曾患过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免疾病复发。

4.警惕大量烟酒、辛辣食物刺激诱发消化道出血

若出现呕血或呕吐物为咖啡色,排出血便或黑便,需注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若出血较慢、较少,患者可能察觉不到明显的症状,突发、大量出血时,可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既往患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或在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消炎药物的患者,更需特别警惕,注意少吃质地过硬的食物。

资料图

5.警惕暴饮暴食、过度饮酒诱发急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过度饮酒、进食较多油腻食物,均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一般表现为突发的上中腹痛、腹胀,可向肩部、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急性胰腺炎需及时就医,以防严重者出现出血坏死,继发腹膜炎、休克等。

6.警惕进食油腻煎炸等高脂饮食诱发急性胆囊炎

本身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规律,定时定量。如过多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胆囊炎发作,表现为右上腹压痛、发热。

7.警惕大量饮酒诱发酒精中毒或酒精性肝病

短时间过量饮用浓度高的酒精可引起酒精中毒,轻者频繁呕吐、精神、神智异常,重者可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也可诱发酒精性肝病,表现为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右上腹或右肋下疼痛,可伴有低热或眼睑、皮肤发黄。

即使是团聚欢庆的时刻,也不要空腹饮酒,不要同时喝酒与可乐等碳酸饮料;保持清醒,适度适量;服用药物者应尽量避免喝酒,服用头孢等药物者更应严禁喝酒。

8.警惕不良用餐习惯传播细菌病毒

许多细菌、病毒皆可通过唾液在饭桌上传播,如幽门螺杆菌、新型冠状病毒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目前在我国的感染率约为50%。感染后可能导致胃粘膜损伤或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或有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Hp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由于已感染Hp的患者是目前唯一明确的传染源,且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防护,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聚餐时应有意识地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另外,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炎症性肠病等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遵守医嘱。

如何在春节期间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专家表示,食物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清淡少盐。这位专家提醒民众,三餐尽量定时定量,“定时”能让食物合理消化,同时保持血糖平缓。“定量”指尽量和之前吃的量相同。高磊提醒民众多喝水,少喝饮料,限量饮酒;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不要久坐,确保生活作息规律。

校审:肖刚

文字整理:刘晓宇 陈苏雅

漫画:刘诗瑾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央视财经

[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