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3月31日讯(记者 刘晨 通讯员 韦林辛)3月30日下午,2021年罗湖区粤港澳姊妹学校结缔仪式在锦田小学二楼报告厅举行,仪式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主办,深圳市锦田小学承办。罗湖区25所学校、澳门3所学校在现场与香港27所学校通过网络连线举行签约仪式,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与香港保良局黄永树小学、澳门凼仔中葡学校,深圳市锦田小学与香港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澳门濠江中学等共55所粤港澳学校签约缔结为姊妹学校。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薛端斌,香港教联会副主席、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校长朱国强,澳门中华总商会附设青洲小学校长张捷分别作为粤港澳三地学校代表作了发言。
以项目为引领粤港澳姊妹学校走向深度融合
据介绍,为促进粤港澳教育的深入合作,罗湖区在原来与香港“姊妹学校”合作基础上,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确定了首批包括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在内的8所粤港澳姊妹合作实验学校并完成了授牌仪式。
随着《罗湖区粤港澳教育交流工作方案》《罗湖区首批“粤港澳姊妹合作实验学校”》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粤港澳基础教育的研究部,全面布局粤港澳教育交流新生态。今年3月初,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等首批8所实验校的粤港澳姊妹学校教育交流培育项目全部顺利通过验收。
广东省教育厅港澳台办主任李金俊在致辞中表示,罗湖成立首个面向基础教育的粤港澳教育研究部,紧密围绕项目研究而努力,扎实推进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姊妹学校长期深度合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粤港澳姊妹学校已成为三地基础教育交流的品牌项目,有效促进了粤港澳交流、提升了三地教育专业水平。
如李金俊所言,罗湖区首次创新“项目连接”新路径,提出依托校本特色项目搭建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新路径,以项目引领姊妹学校走向深度融合;实施“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多元评价等育人机制,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创新教育链条,促进粤港澳教育的共创共享共生共荣。
计划到2022年三地教育交流框架基本形成
“希望粤港澳姊妹合作学校以合作项目为载体,秉承‘尊重差异、多元融合’原则,创新融合三地文化,汇聚三的智慧,推动三地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透露,计划到2022年,罗湖粤港澳教育合作更加深入广泛,教育交流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罗湖区粤港澳三地教育以教育创新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合作形式最终确立,三地交流程度达到新高度,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的粤港澳教育交流平台全面建成。
香港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陈展桓希望,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合作,举办多元化和深层次的交流活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长远合作和发展。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中学教育处处长梁怡安也表示,将持续通过粤港澳姊妹缔结计划,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教育开放与合作,鼓励姊妹学校深化各种形式的合作,不断加强三地教育交流,资源互补、经验共享,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好人才的培养。
签约仪式后,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立足战略定位,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若干思考》为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应着眼于长远全局、优势互补、融合性发展及包容性成长,着眼于创建现代治理机制,赋予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新内涵、新特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粤港澳教育研究部主任高红妹分享了《项目引领˙探索合作交流新路径》的研究课题,讨论了粤港澳三地教育开展合作交流的新方案与新思路,为粤港澳三地教育融合和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