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7月22日电 题: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河南抗击历史罕见强降雨纪实
新华社记者王丁、齐中熙、张兴军、史林静
连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暴雨中心郑州发生严重内涝。河流水位超警戒,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险情不断,责任如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相关地方和部门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打响了一场防汛救灾的战斗。
暴雨突袭、上下同心,打响与极端强降雨的“遭遇战”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17日以来,河南省中北部地区降暴雨或大暴雨,郑州连续两天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当地年平均降雨量。
其中,郑州市平均降雨量518.5毫米,郑州新密市白寨累计降雨量最大达986.7毫米,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7月22日,在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锦绣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救援人员利用舟艇转移人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短时降雨强、极端性突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分析此次雨情。
强降雨还在持续,22日,其中心向新乡、安阳、鹤壁等豫东北部移动,河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鹤壁的降水量已超过郑州。从17日8时至22日8时,鹤壁平均降水562.1毫米,最大降水量在鹤壁科创中心,达到1072.8毫米。
7月22日,在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锦绣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救援人员转移病患。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截至目前,强降雨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多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
21日一早,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70号,应急管理部所在地,重点地区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会议在指挥中心紧急召开: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抗洪抢险、防内涝、防台风各项工作。
各部门、各方面在迅速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迅速组织,加大跨省区支援力度,全力保障河南省受灾地区煤电油气稳定供应;
财政部紧急下达1亿元救灾补助资金,支持河南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水利部滚动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强化预测预报,全面排查降雨区内小型水库和病险水库,全力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
工信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通信抢修恢复,基础电信企业连夜开展应急通信保障;
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开展应急处置,铁路部门组织沿途单位向在途列车提供食品、饮水等……
人民子弟兵和消防指战员星夜驰援——
7月22日,来自江西的救援人员在郑州市京广南路隧道进行排涝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1日凌晨,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共1800名指战员,携带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85万余件(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从各地向河南赶来。
中部战区相继派出44批次救援梯队、8360名官兵,在郑州、洛阳、新乡等30余个险情地段投入救援。
目前,河南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
靠前指挥、冲锋一线,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灾难来袭时,广大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将重担压在肩上;各方救援力量顶风冒雨、连续奋战;以希望赢得希望,架起了一个个生命通道。
“所有民兵现在立刻到镇政府集合,准备抢险救灾!”20日7时56分,登封市大冶镇党委发布了这样一条指令,所有民兵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到位。
7月21日,郑州市市民在转移物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30分钟后,应急分队接到救援电话,一名参与排险任务的铲车司机被困洪水中已近5小时。接到救援指令后,大冶镇出动10名民兵火速抵达现场。
当时救援人员距离被困位置100米左右,水域水深4米,因附近养殖场被毁,洪水污浊且水流湍急,救援人员随时可能被冲走。复员军人刘郑伟主动请缨,下水救援。被救上岸的那一瞬间,57岁的王龙池哽咽地说不出话。
7月21日上午拍摄的郑州市郑东新区被水淹没的部分路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坚守、救援、互助……暴雨中涌现出无数“乘风破浪”的力量,他们披上“雨衣战袍”,成为城市和人民的守护者。
20日下午,积水冲入郑州地铁5号线隧道,列车停运,大批乘客受困。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向相关单位发出救援指令,抢救、疏散群众。
“我们是中铁五局地铁维保施工人员,防汛救灾有丰富的经验,请让我们走在最前面!”在附近施工的中铁五局六公司郑州地铁维保项目部立即响应。火线成立的救援小组带着6台大功率抽水泵迅速到位,配合郑州消防队伍投入到抢险任务中。
7月2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转院。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守望相助。
21日凌晨,郑州邮区中心局邮件处理中心大门口已是一片汪洋。一位浑身湿透的男子涉水来到保安室求救:他的138名农民工兄弟被困在离此处不远的职工宿舍,断水断电,水位还在不断上涨,宿舍随时可能倒塌。
接到求助后,郑州邮区中心局党委紧急布置,专门调来一辆近10米长的半挂邮车。
“这种车的车轮有1米多高,可以在深水中开行,还有超大容积的车厢,可以一次性把全部人员转移出来,节约救援时间,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邮区中心局党委书记李永辉说。
不到半个小时,138名农民工被成功解救至郑州邮区中心局院内。此时,局职工食堂已经盛好了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汤。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这是一次特殊的转移,对象是1万多名住院病人,其中600多名重症患者。
20日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全部断电,几十台手术被迫中断,所有医疗仪器全部停转。
涉及患者生命安全,必须全部转移!
7月20日,消防救援人员在登封市唐庄镇龙头村转移被困村民。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电梯停了,我们就背着病人下楼,危重病人全是医护人员连人带床抬下来的!”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苟建军告诉记者。
没有那么多车辆怎么办?在河南省卫健委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下,来自河南各地市和兄弟医院的救护车,甚至大巴车、私家车都加入了转运队伍。
到22日6时30分左右,河医院区病人基本转移完毕。
抢险救援,保持通信畅通是关键。
7月21日,在巩义市米河镇,消防救援人员帮助群众转移。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日,河南巩义市米河镇镇区被强降雨淹没,道路坍塌,房屋进水,通信中断,2万余人受灾,亟待救援。
21日,一架翼龙大型无人机从贵州安顺紧急起飞,直奔米河镇上空,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受翼龙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公网恢复时间只有五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祝平安。”
22日上午,乡亲们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米河镇又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为及时有效抢险救灾、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强力支援。
尽快恢复供电、供水,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
22日,郑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市供电公司及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尽快恢复供电;同时,停产的各水厂陆续恢复生产供水。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郑州市卫健委加强疾病监测,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清理淤泥、垃圾、污水、粪便,以及家禽、宠物等尸体,做好环境消杀。
民航、高速、铁路的交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22日,郑州机场计划航班397班,较前一日增加315班。截至22日10时,河南省高速公路开通运营收费站403个,正常通行204个,实施管控193个,关闭6个。铁路部门全力恢复运输秩序,目前南北方向京广高铁、郑州往东方向的郑徐高铁保持安全畅通,列车运行已逐步恢复。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时此刻,河南各方正全面排查搜救被困人员,及时转移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同时,当前形势不容丝毫懈怠,当地紧盯涉险水库和堤防险工险段,强化应急抢险措施,坚决确保黄河大堤和各类水库安全度汛。(参与记者:刘夏村、刘怀丕、翟濯、张浩然、韩朝阳、刘金辉、李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