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评论员 王容
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地,《意见》提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将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等等要求,意味着将强行阻断教培行业过度商业化、资本化走向。
随着教育阶段日益激烈的竞争,“鸡娃”式教养方式在家长圈中流行起来,将孩子送入各类培训班接受超前教育,已成课外标配。家长们担心学校教学时间不够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记住、学通,不能让孩子游刃有余地应对升学考试,而培训班的超前内容,可帮孩子在面临难题和超纲题时多拿几分。即便是认同轻松学习的家长,在经过一番了解后,怕“不进则退”,也跟随了大流。希望获取更多教育资源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其中的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不容忽视。
《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商业模式的严格管理,遏制了校外培训行业中的资本力量。核心要点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意见》围绕教育行业非盈利化的核心提出一系列规定,同时限制了培训机构的补课时间,直接减少大部分业务量,打击了校外培训行业的资本化运作。
整顿校外培训行业,促使学校课堂教育成为义务教育主阵地,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家长在子女教育上,往往不惜重金,有调查显示,中国国内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子女总支出的78.3%,近六成家长每月用于孩子校外培训费用高达千元。各类培训机构,不仅是教育的竞技场,也成为社会资本的逐鹿场,其中,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问题十分突出,为家长带来经济负担,《意见》针对该行业乱象的治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解决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应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某些省市的义务教育结业考试中,出现了超纲题,完全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考的内容在学校教学中不一定都学过。升学考试是以分数为核心的选拔性考试,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家长和学生只能将目光投向校外培训机构,希望尽可能争取更优质充沛的教育资源,为升学考试做足准备。如果教育资源失衡的现实没有改变,“减负”就很难真正实现。因此,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仍需更加全面统筹考虑。
相关报道: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第447期|严禁“网红儿童”:为他们的成长留下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