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催开“文明花”
2020-09-25 08:17 来源:深圳晚报
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2020年9月2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文 宁杰文 陆颖/图)从城市空中俯瞰,大沙河宛如一条玉带,河岸两边绿树成荫,虫鸣鸟啼此起彼伏。傍晚时分,市民三五成群漫步河畔,在闹市中享受河流带来的静谧。
▲大沙河宛如一条玉带,河岸两边绿树成荫。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日,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深圳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年1至8月,深圳 PM2.5累计平均浓度降至16.3微克 /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河流水质进一步提升,其中,备受关注的茅洲河达地表水Ⅳ类。深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在积极践行"绿色行动",提高文明意识,守护生态环境,催开生态文明之花。
优良生态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深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市民幸福感。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深圳推出了一系列全国领先的治理措施:率先在全国实现公交车、出租车100%纯电动化,率先推动泥头车纯电动化,率先实施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加大大气污染治理。
▲碧水悠悠,鱼跃鸟归,优良生态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深圳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成立以市委书记为总河长、市长为副总河长,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河长制体系。与此同时,深圳还将固体废物管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对标国际一流,建设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推进深圳"无废城市"建设,助力深圳创建"文明城市"。
随着一系列大气质量提升、环境治理工程的不断落实,深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市生态环境局向深晚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深圳五大河流水质全面达标,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今年1至8月,深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碧水蓝天成深圳靓丽名片。
民间环保力量增添城市文明底色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城市颜值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体现在市民内在的文明素质。
深圳市南山区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龚小森是"沙河 ·尚"护河治水 U站的一名志愿者。2017年6月起,龚小森就利用业余时间负责 U站的志愿工作。她时常和其他志愿者监测河水水质,对少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阻,守护河道清洁,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志愿者在河道清洁垃圾。
呵护生态,传播文明,在深圳已深入人心。龚小森告诉深晚记者,如今,U站"河小二"已发展成为一支护河治水的专业队伍,每月参与护河治水服务的志愿者从初期不超过200人到如今超过上千人。生态文明意识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参与志愿活动,传播文明之花,共同守护生态环境。
环保的爱心,文明的力量还延伸到海里。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简称"潜爱大鹏")是一家民间珊瑚保育专业组织,由专业环保人士、海洋科研工作者和潜水志愿者组成。截至今年4月,潜爱大鹏已经种植珊瑚5606株,救助珊瑚残枝257株。长期关注深圳环保工作的教师刘蕾告诉深晚记者,市民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庞大的民间环保力量是深圳生态环境向好发展的重要力量,亦增添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