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展出的中车集团的新型公共交通车辆模型(9月13日摄)。
当中国向世界铺开40年改革开放壮美画卷时,世界也渴望“读懂”中国奇迹里的“发展密码”。
答案,或许就集中在2018年中国经济故事中。
这一年,当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叠加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中国经济迎难而上,交出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展现了强大的韧劲和深厚的潜力。
新华社记者 李芒茫 摄
在广西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对准备下线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检测(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在校园临时快递取件点领取快递(11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浙江湖州织里镇的一名淘宝主播在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销售新款童装(1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江苏镇江,26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正在进行吊装(4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红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海江(左二至左五)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改革开放与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11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复兴号动车组生产线上工作(3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工人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石桥工业园一民营新材料企业车间劳作(11月3日摄)。 新华社发(赵东山 摄)
国家税务总局泉州市税务局丰泽街办税服务厅的工作人员在新办企业服务窗口为纳税人办理业务(9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生在药房为取药者发药(10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游船在广西桂林市杉湖湖面上穿行(10月1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是河南省民权县任庄村内的荷花生态园(7月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相关链接
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气质
这是浙江义乌市一处繁华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夜景(10月23日摄)。
1978-2018。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什么? 亿万中国人的回答格外清晰:她不仅书写了壮丽的发展史诗,也极大丰富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 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在浙江义乌铁路西站,一列驶往西班牙马德里的中欧班列(义乌)缓缓发车(10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11月18日,观众在观看安徽小岗村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的雕塑(慢门拍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这是9月10日无人机拍摄的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正式下线(2015年11月2日摄)。新华社发(裴鑫摄)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在上海宣布,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的光量子计算机,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这是潘建伟院士在介绍“超导量子计算机路线图”。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车辆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摄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内的村庄(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相关链接
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自信
11月14日,观众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观看上海浦东陆家嘴实景沙盘。
40年改革开放,40年栉风沐雨。
在命运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举旗定向,在决定成败的发展关键期把舵领航,40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持续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13亿多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松树乡牙合移民新村,贫困户胡秀英家在新家的门口放鞭炮庆祝(11月2日摄)。
40年改革开放,40年栉风沐雨。
在命运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举旗定向,在决定成败的发展关键期把舵领航,40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持续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13亿多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这是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0月16日摄)。
40年改革开放,40年栉风沐雨。
在命运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举旗定向,在决定成败的发展关键期把舵领航,40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持续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13亿多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的安吉互通(2017年12月21日摄)。
40年改革开放,40年栉风沐雨。
在命运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举旗定向,在决定成败的发展关键期把舵领航,40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持续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13亿多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这是11月3日无人机拍摄的汶川克枯大桥。
40年改革开放,40年栉风沐雨。
在命运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举旗定向,在决定成败的发展关键期把舵领航,40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持续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13亿多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风貌(4月25日无人机拍摄)。
40年改革开放,40年栉风沐雨。
在命运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举旗定向,在决定成败的发展关键期把舵领航,40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持续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13亿多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相关链接
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砥柱
这是深圳市深南大道(5月23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市民在河北省邯郸市行政审批局公章封存展示墙前驻足观看(1月9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农民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处稻田收割(9月27日无人机拍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从北海到南宁异地就医的郑晓荣持社会保障卡在结算医药费(2015年6月30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李斌摄
这是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拍摄的2018年新纳入医保的17种抗癌药品中的部分药品。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位于吕梁山区的山西省岢岚县黑峪村第一书记葛爱萍(女)在和村干部商议电商团购活动的具体安排(2017年3月1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福州长乐的国土系统党员干部在市法院旁听某乡镇土地村建分管领导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庭审(2016年9月27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浙江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综合办理窗口内景(1月4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参观者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进博会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观看展出的飞机发动机模型(11月5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开往德国汉堡的X800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新筑车站驶出(3月7日摄)。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领导力量的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相关链接
跨越40年的民心见证
湖北省蒲圻县赤壁公社干部和社员在一起研究温室无土育秧的培育管理技术(资料照片,新华社1979年4月13日发)。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 4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之际,新华社记者曾到湖北赤壁公社采访,写出稿件《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用“十个好”,发出亿万群众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心声,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采用,引发广泛反响。 40年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华社记者重访故地,原赤壁公社所在地咸宁市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受沧桑巨变,总结出“新十好”,道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 摄
位于湖北省赤壁市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11月21日无人机拍摄)。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 4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之际,新华社记者曾到湖北赤壁公社采访,写出稿件《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用“十个好”,发出亿万群众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心声,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采用,引发广泛反响。 40年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华社记者重访故地,原赤壁公社所在地咸宁市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受沧桑巨变,总结出“新十好”,道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湖北省赤壁市回乡创业的徐新国和妻子在他们开办的农家乐院子里整理草坪(11月22日摄)。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 4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之际,新华社记者曾到湖北赤壁公社采访,写出稿件《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用“十个好”,发出亿万群众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心声,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采用,引发广泛反响。 40年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华社记者重访故地,原赤壁公社所在地咸宁市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受沧桑巨变,总结出“新十好”,道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这是11月22日拍摄的湖北省赤壁市易家堤村(无人机拍摄)。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 4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之际,新华社记者曾到湖北赤壁公社采访,写出稿件《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用“十个好”,发出亿万群众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心声,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采用,引发广泛反响。 40年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华社记者重访故地,原赤壁公社所在地咸宁市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受沧桑巨变,总结出“新十好”,道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湖北省赤壁镇一景(无人机拍摄)。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 4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之际,新华社记者曾到湖北赤壁公社采访,写出稿件《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用“十个好”,发出亿万群众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心声,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采用,引发广泛反响。 40年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华社记者重访故地,原赤壁公社所在地咸宁市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受沧桑巨变,总结出“新十好”,道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这是11月22日拍摄的湖北省赤壁市腊里山村(无人机拍摄)。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 4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之际,新华社记者曾到湖北赤壁公社采访,写出稿件《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用“十个好”,发出亿万群众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心声,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采用,引发广泛反响。 40年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华社记者重访故地,原赤壁公社所在地咸宁市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受沧桑巨变,总结出“新十好”,道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