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众参观腾讯企鹅。记者钟华登摄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基础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发明,带动新兴产业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在一些基础研究强国,企业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它们与政府一道成为推进基础研究的“双引擎”。过去,企业投入较低一直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一个短板。在深圳,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以华为、腾讯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尤其向基础研究要创新力量,抢占产业核心技术制高点。
华为创新2.0:面向5年以上的前沿技术
基础研究收益未必立竿见影,但却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今年4月,华为在深圳的“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宣布,成立华为战略研究院,通过每年3亿美元的合作经费,支持学术界开展基础科学、基础技术、技术创新的研究。华为董事徐文伟表示,华为过去的创新是1.0模式,主要是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华为战略研究院成立后,负责5年以上的前沿技术的研究,是华为技术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创新的2.0模式。
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华为是最积极的参与者之一。华为公司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多年前就表示要勇闯“无人区”。“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太短了,如果不进入基础研究,就会落后于时代。一个公司不做基础研究,就会变成一个代工厂。”今年1月17日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如此表示。
基础研究投入大、见效慢,是需要不断投入的事业,但华为不计回报。任正非说,这30年真正的突破是数学,在化学、神经学等方面刚刚起步。在具体领域,他说,在电子、光子领域,华为已经做到世界最领先,而量子研究还跟着后面,“我们要研究如何把量子研究成果用到产品上来”。华为今年将单独拿出36.8亿美元投入用于“战略预算”,这笔钱不计入研发投入,主要会给高校和研究机构支持他们的研究,但华为不会占用大学的研究成果。
年报显示,华为2018年全球销售收入7212亿元,在研发投入上的费用达101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4.1%。华为近10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4800亿元。
腾讯:与政企学研通力合作
在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上,只有富有卓识远见、敢为人先的企业才能坚持更久、走得更远。
“我们做应用创新,就是在科学家拓展的疆土上去建楼,基础研究的拓展是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如此形容。他在“2018智博会”表示,过去看到做基础研究投入很大,遥遥无期,更多选择做应用。“长期下来,我们的基础研究仍然薄弱,独到的创新不多。现在是我们政企学研一起努力来改变现状的时候了。我们不应该放弃,在科技赛场上踢出‘世界波’的梦想。”
如何发展基础科学研究,马化腾认为,包括政府、产学研等方面都要通力合作。早在2016年,马化腾就参与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并认捐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18年11月,马化腾联合众多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遴选出50名4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期望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
腾讯在基础研究领域上越走越远。腾讯内部也设立了不少以基础研究为方向的实验室,如量子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X等。以量子实验室为例,腾讯希望推动量子科技的发展,帮助基础性科学的进步。目前,量子通信方面,已经有比较成型的产品,腾讯也正在把这些产品连接到腾讯云的一些业务和产品里。
补短板:政府与企业积极作为
在今年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向媒体表示,要补齐中国基础研究的“短板”,不仅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地方政府和企业同样要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他说,中国企业隐藏着无穷力量,只要其投入的积极性被激活,基础研究便多了一股源头活水。激励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投入,不是一声呼吁就足够,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企业从中尝甜头、有劲头。
科技部、教育部等印发的《“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强调,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化转制院所重视并开展基础研究;去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市场竞争力。
深圳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今年正式开始实施的《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提出,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支持基础研究。支持企业、社会组织设立基础研究基金会,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设立联合基金等方式筹集基础研究经费。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此前在公开场合透露,目前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4万家,研发投入占比已达4.2%;今年市财政科研专项资金的三分之一将用于基础研究,这部分总投入预计将超过40亿元。(记者 陈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