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2019年9月19日讯(记者周雨萌)继上个月发布了世界最大算力的芯片昇腾910后,昨日,在一年一度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又拿出了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Atlas900。
本次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主要聚焦AI技术和产业,全面介绍了自己最新的AI计算产业战略、全栈全场景AI进展和应用实践。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在会上表示,在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联接和计算是两个最核心的关键能力;其中,未来十年是整个计算产业的黄金十年,预计到2023年,计算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华为将坚定不移地对计算产业进行持续投入。
而此次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900的发布也正是华为投入算力的最好体现。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8年,全球AI算力的需求增长了30万倍;当前随着AI算力从科研与开发走向实际的产业应用后,这个曲线正更加笔直地向上攀升。
2万亿的计算产业大蓝海
论坛上,胡厚崑特别强调了算力和计算产业的重要性。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开始,计算与人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当前计算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人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未来计算无处不在、智能无所不及,这其中算力是关键基础。”
胡厚崑介绍,针对图像、声音这类没有固定规律的计算,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基于统计的计算。统计计算是一种暴力计算,其高度依赖算力,也是AI取得突破和发展的基础。未来5年,基于统计的计算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 AI计算所消耗的算力,将会占到全社会算力消耗总量的80%,计算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智能时代。
对此,胡厚崑总结了计算智能时代的三个重要特征。第一是需要超强的算力。例如为了让计算机认识一只猫,需要数百万图片的训练,这对算力的消耗非常惊人,而面对自动驾驶、天文探索、气象预测等更复杂场景,对算力的需求将会更大;第二是计算和智能将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分布在中心侧,今后如耳机、手机等终端产品也将一起构成未来智能时代的计算形态;第三是端边云之间需要高效的协同。胡厚崑说,今后中心侧主要负责通用模型计算,为端侧的个性化计算和边缘侧的专业化计算提供协同支撑。
若要实现这三个特征,就需要超强的算力、新的计算架构和面向全场景的处理器。根据Gartner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23年,计算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所以我们正面临一个计算产业的大蓝海。”胡厚崑说。
华为发布最快AI训练集群
正是基于计算和算力的重要性,华为发布了重量级产品——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900。据了解,这款产品汇聚了华为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是当前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由数千颗昇腾处理器组成。胡厚崑说,在衡量AI计算能力的金标准ResNet-50模型训练中,Atlas900只用了59.8秒就完成了训练,这比原来的世界纪录还快了10秒。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短跑冠军跑完终点,喝完一瓶水才等到第二名。”
据介绍,Atlas900的强大算力,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商业创新,比如天文探索、石油勘探等领域。原来可能花费好几个月的工作,如果交给Atlas900,就会变成几秒钟的事情。
以天文研究为例,其高度依赖海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更离不开超强的算力支持。在现场,华为展示了一个天文探索的案例。在一张用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制作的南半球的星空图上,包括了20万颗星体。在当前条件下,天文学家要从这20万颗星星中,找出某种特征的星体相当困难,需要169天的工作量。如果用上Atlas900,则只需要10秒,就能从20万颗星体中检索出了相应特征的星体。
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表示,期望AI的算力像电力一样便捷,并随时可以获取。据悉,为了能让外界尽快用上Atlas900的超强算力,华为已将它部署到华为云上,并以极优惠的价格向全球科研机构和大学开放。
鲲鹏产业生态基地落地
此外,华为还宣布,在通用计算领域,为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通用计算处理器,以及打通整个产业生态,华为正在投资布局鲲鹏系列产业生态基地。要知道,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900正是由数千颗昇腾处理器组成的。
据了解,华为将会持续不断地对板卡、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进行投资,希望通过强力投资,打通处理器生态全链条,希望能在平台上聚合伙伴、培养产业人才以及孵化产业标准,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不同的鲲鹏产业生态基地。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开始,并在深圳、北京、上海、西安等多个城市落地。
胡厚崑说,计算产业是个开放的产业,需要高度依赖于生态,更需要全球的协作。从2015年开始,华为发布了沃土计划,过去的四年以来,华为已经发展了130多万个开发者和14000多家ISV。今后,华为将升级沃土计划,继续投入15亿美元,使开发者的规模扩大到500万人。
在产业应用方面,华为还发布了华为云工业智能体。它是华为云面向工业智能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更多企业加速智能化升级过程。目前,华为云工业智能体也已在能源、矿业、电力等十多个工业行业领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