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千年惠州再出发: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

条评论立即评论

千年惠州再出发: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

分享

千年前,苏东坡谪居惠州,“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千年后的惠州,同样让人不敢小觑。

在刚刚闭幕的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及惠州市两会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惠州越来越“大”了。

这个“大”是指空间和发展潜力之大,是指一系列的大好时机大机遇,是指惠州一系列的大动作大手笔,是指这座城市及其党员干部日益展现出来的格局之大。

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当前惠州正在奋力开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新局面。十年之内建成国内一流城市,这是惠州的大志向,各方面都争创一流,这就是惠州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大空间:深挖掘惠州城市发展潜力

城市大发展需要有强大的城市能级,而城市能级首先来源于城市的自然禀赋。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惠州位于珠三角东部,是连接珠三角和粤东北,以及通往闽赣方向的枢纽。同时,它还是一座滨海城市,拥有281.4公里的海岸线,与香港一海之隔,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从面积来看,惠州拥有约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珠三角面积的1/4,开发强度只有9%。惠州希望未来提高到20%,这样就可以增加1200多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相当于深圳或东莞目前开发的面积。

山呼海应,惠州还有着丰富的山川、湖泊、林地等自然资源。这样的自然禀赋使得惠州具备了良好的先天优势,为城市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优质的空间。

然而,长期以来摆在惠州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样明显的优势如何转化为惠州创新大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前惠州提出全力构建“丰”字开放交通体系,内联惠州7个县区,外通广深莞等6个城市,将使惠州这座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由沿江向滨海发展,并更加畅通地连接粤东、粤北以及闽赣地区。

无疑,这样的机遇将进一步激活惠州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资源,使其加速和周边地区对接,尤其是和广州、深圳、东莞等资源集聚区对接,从而为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注入更多创新发展的活力。

大机遇:在“双区驱动”中当好前锋

勤劳勇敢的惠州人民筚路蓝缕、生生不息,曾涌现出诸多时代骄子、商业大腕,影响深远、享誉全球,成就了“岭东雄郡”的雄武精神。面对着大变局,惠州拥有加速崛起、竞逐一流的信心和底气。

信心源于“二次创业”的天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惠州要建设世界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机场、潼湖生态智慧区、稔平半岛、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等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在大湾区建设中,惠州要深度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有责任、有能力跑在前面、当好前锋。

信心源于“得天独厚”的地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惠州既属于珠三角核心区,又有沿海经济带部分,大有可为!站在风口上,作为对接先行示范区的第一方阵,惠州有条件、有基础迎头赶上、跻身一流。

信心源于“开放合作”的人和。从“朋友圈”看,香港是惠州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日本、韩国、东盟、拉丁美洲等地都是“贸易伙伴”,多元外资和外贸市场潜力巨大;惠州旅港的惠州籍乡亲逾百万人,是港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工商登记外企中港资企业过半。

天时地利人和。随着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效应释放,一条惠州特色的发展之路日渐清晰、高质量发展势能不断积聚。

大手笔:大项目大平台大改革注入新动力

如果说“双区驱动”让惠州站上了产业发展的新风口,那么对于自身发展的提前布局谋划,则让惠州抢占了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先机。

最近,惠州的两个“国之重器”又有新进展——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总部区在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河桥片区开工。数十公里之外的惠东县黄埠镇,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的装置区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集聚国内外约1500名科研人才,形成国际一流水平。

埃克森美孚乙烯一期项目、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SMPO/POD项目、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太平岭核电、惠东港口海上风电、惠东LNG接收站、中洞抽水蓄能电站……一大批项目扎堆落户建设,将大大增强惠州的发展后劲。

这种利好对于惠州发展来说是空前的。正如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将形成大亚湾石化区、惠东新材料产业园、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三足鼎立”,国企、外企、民企“三驾马车”同台竞技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然而,一大批项目落户,也对惠州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惠州深谙这一道理。去年以来,围绕建设一流的环境,惠州全面落实党中央的减税降费政策,开通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还开工建设“丰”字交通主框架,推进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加大生态环境特别是水污染治理力度,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硬环境。

“软硬兼施”之下,这座城市的发展空间渐次打开,正加快推动各县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惠州改革发展正当时。

大格局:解放思想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一系列的大手笔、大动作,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惠州发展的势头起来了。

这种“惠州势”体现在越来越开放的思想、越来越宽广的视野、越来越博大的胸襟,惠州的格局越来越大。

“山还是那座山,思维方式转变就成了金山银山;海还是那个海,用世界级眼光建设管理,格局就更大了。”市委全会报告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大格局可以把惠州大空间资源优势等发挥出来,转变为发展优势。

惠州提出加快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惠州这一大手笔,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内部的交通通行瓶颈,更是为了促进与港深广等核心城市以及与粤东北地区的互联互通,为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作出贡献,这正体现了惠州发展所展现的大格局。

目前,惠州有大大小小的园区上百个,布局分散、多而不强。惠州市委全会报告提出,必须走园区化专业化的道路,下决心推动园区整合,项目进园区,园区以外不再新批工业项目。这种不搞“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做法,也体现了发展的大格局,这就是高质量发展。

干工作靠的是人,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惠州党员干部的格局越来越大了。各级各部门打破了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跳出惠州看惠州,党员干部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元、眼界更开阔。

心灵站位在高处,方能俯瞰天地;视野不囿于当下,才能格局高远。

在抓队伍建设上,惠州下了一番大功夫,今年的工作重点还包括抓队伍。惠州将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倡导创新谋变、勇于突破的新作风,及时清除困住干部手脚的“蚕茧”,扫除“蜘蛛网”,让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放飞想象,每天都有创新,每周都有新招,争创一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2020年迎来“惠州”城市得名1000载。

万里征途远,秣马再起程。千年惠州再出发!

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

作者:罗锐 周欢 马发洲 刘光明宝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