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白釉瓷塑观音菩萨像
观音是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中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也最受尊崇的菩萨,又被尊为“观世音”“观自在”。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观音信仰也随之传入,并逐渐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随着艺术风格逐渐民族化,观音最终演变为中国影响最广、家喻户晓的佛教尊神,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观音文化与艺术体系。
日前,“观照自在——中国古代观音造像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2月28日。本次展览由深圳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所展出的观音造像来自首都博物馆的馆藏。
不同时代审美意韵工艺各不同
步入深博二楼展厅,可以看到现场展出的观音造像100多尊,包括铜造像、绘画、瓷塑以及木雕等多种质地。据本次展览负责人、深圳博物馆黄阳兴博士介绍,展览分为“汉传佛教中的观音菩萨”和“藏传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两大单元,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汉藏两地观音信仰的基本面貌及传播历史,展示了观音造像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那么,如何区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观音造像呢?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介绍,二者的不同主要集中在“开脸、姿态、衣着” 三方面。比如,汉传造像的样貌与中国人轮廓相近,体态圆润丰满,神态安详,在服饰方面比较完整,衣裾自然流畅而优美,常常手持净瓶和柳枝。
例如,展厅入口主图上的观音像就是一尊“景德镇白釉瓷塑观音菩萨像”,此像造于南宋年间,头戴化佛宝冠,宽额丰颐,面露微笑。天衣自头顶披下,胸前饰璎珞。通体素白露胎,仅袈裟边缘施青白釉,胎质洁白细腻。整尊瓷塑构思既简约又精巧,以粗线条捏塑形体与衣纹,胸前璎珞精致,人物形象传神,充分展现了宋代瓷塑艺术的审美意韵与高超技艺。
另一尊“龙泉窑青釉瓷塑狮吼观音菩萨像”,面相端庄,神态安详,结跏趺端坐于狮吼承托的仰莲座上。青釉翠色欲滴,饱满含蓄。整体造型典雅,具有元代工艺精制庄重的特点,体现了龙泉窑高超的瓷塑工艺。此观音像同出的另有释迦牟尼佛像与骑象普贤像,共同组成一佛二菩萨三尊像。
既有独特鎏金佛
也有融合的佳作
藏传观音造像则形象众多,有许多变化身,常见的有四臂观音和二十一度母,面貌会有西方人的高鼻等特征,服饰方面则常常袒露身体,手持莲花或法器等。
展出的“鎏金铜莲花手菩萨像”铸造于吐蕃分治时期,此像头戴三花冠,头顶结高发髻。面形长方,眉间饰白毫,相容秀美。上身挂项圈,戴臂钏手镯,下着薄裙,腰间系宝带,帛带自然缠绕,形成优美流畅的密集式衣褶。右手结施与印,左手执莲茎。躯体修长,曼妙多姿,整体风格体现了尼泊尔造像的鲜明特点,也为藏传佛教寺院所供奉。另一尊“鎏金铜四臂观音菩萨像”则是藏传佛教中最为流行的观音形象之一,整体风格体现了元代西藏夏鲁造像的鲜明特点。
有趣的是,现场展出的一尊明早期“鎏金铜莲花手菩萨像”,既有汉传佛教的特点,又有藏传佛教的特点。相容庄严和善,体态婀娜,帔帛璎珞,庄严其身,衣纹自然流畅。整体风格与青海博物馆藏“明永乐款鎏金铜菩萨像”极其相似,是一尊汉藏融合的艺术佳作。
从造像演变,看不同形象和化身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有些造像跟常见的观音样貌差别很大。原来,此次展出的不仅有观音,还有汉藏两大佛教体系中观音的化身、本尊、眷属等相关造像。
黄阳兴介绍,佛教诸佛菩萨造像中,观音菩萨的不同形象和化身最为繁多。据《法华经》记载,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应化身。随着佛教历史发展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唐宋之后逐渐形成了水月观音、杨柳观音、送子观音等诸多具有汉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象。而密教则有圣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多种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观音菩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此次展览,不仅反映了历代观音造像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观音的不同形象和化身。”黄阳兴说。例如,展出的一尊“鎏金铜松赞干布像”,黄阳兴表示,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一代赞普,因引进佛教有功,藏族人民尊他为观音菩萨的化身。
此外,观音菩萨还有不少本尊和眷属,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是两大重要本尊。唐宋以来,佛教又常将观音作为主尊,文殊、普贤作为胁侍菩萨一并出现,这是中国佛教的变革与创新。比如此次展出的“铜泥金三大士像”,就是此种题材。三尊造像体态庄严,气韵生动,是明代北方地区铸造的金铜造像。
观音菩萨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也发展出一些新的眷属,如善财童子、龙女、韦驮、白鹦鹉,这些是宋元以来佛教汉化的表现,其艺术表现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场展出的“鎏金铜护法韦驮像”就属此种类型,此像铸造于明崇祯十四年,为明代宫廷御用监所造。(记者 谢晨星/文 高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