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为蚝文化博物馆展出的种蚝、搬蚝、开蚝等传统技艺展示图。
世人多知“舌尖上”的沙井蚝“肉肥质鲜爽脆”,却不知“历史上”的沙井蚝同样有着复杂的身世。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全国最大的蚝文化博物馆——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探究撑起沙井这一方水土的人文底蕴,感受千年金蚝的辉煌历史和深厚、悠久的蚝文化。
千年蚝乡 蚝文化“蚝”情万里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井人成就了沙井蚝,沙井蚝成就了沙井美名。沙井在伶仃洋交椅湾的东岸,这是珠江口冲积与海积作用合力而成的海滩,这里海岸线平直,坡缓水浅,适宜生长红树林。流经沙井的河流主要有茅洲河、沙井河等,这些小河流均注入珠江口伶仃洋,咸淡水在此交汇,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有利于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当天,偌大的博物馆只有记者一人,在来访之前约好了博物馆讲解员做讲解。讲解员娓娓道来:沙井是沙井蚝原产地,这里从宋代开始插杆养蚝,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到了清代,沙井蚝民将蚝养到了后海、香港流浮山一带……
“茫茫大海接蓝天,水下尽是养蚝田。阡陌田畴何界示,叔伯遥指高山巅。”博物馆里这首关于“打山口”的诗歌深深吸引了记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沙井蚝业逐步形成了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协作等生产习俗和蚝壳砌墙、上香礼拜天后等生活习俗,有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形成了种蚝、挒蚝、搬蚝、撒蚝、屯蚝、扑蚝、捡蚝、开蚝等传统工序。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世代相传至今,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已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底牛奶”美名 文人骚客共话之
“凿破其房,以器承取其浆。肉虽可食,其浆调汤尤善也。”清郝懿行《记海错》中如是说。这说明蚝的汁液用于制汤特别鲜美。作为食品,蚝素有“海底牛奶”“海中水果”之美誉,很早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沙井蚝在宋代就已名闻遐迩,这一“江湖地位”的获得,凭的是质优本色。沙井蚝体大肉嫩,蚝肚极薄,有“沙井蚝,玻璃肚”之说。在沙井蚝这一品牌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人不得不提——北宋诗人梅尧臣。梅尧臣那首脍炙人口的《食蚝诗》,对养蚝生活和食蚝感受描写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意境开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蚝诗。据了解,北宋诗人苏轼对蚝的情感丝毫不逊于梅尧臣。苏轼曾写下的《食蚝》一文,便是其喜欢蚝的最好见证。
现在的沙井蚝还有一个称谓——“宝安四宝”之首,是宝安的传家宝,是沙井民俗文化的符号。2004年,宝安区开始举办第一届“沙井金蚝节”,此后每年举办一届。通过举办“沙井金蚝节”,开展各种有“沙井蚝”文化内涵的活动,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而且全面展现宝安、沙井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
危机中求生存 沙井蚝异地重生
盛夏,明媚的阳光洒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海风柔柔地吹来,揉碎了这汪洋的炽热,天边飞来的白鹭和海鸥在空中欢快吟唱,只见远处十里蚝排海连天。如此美景,便在台山市川岛海域。在沙井蚝文化博物馆,看到“创造性的异地养蚝”的介绍时,记者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美景。台山市川岛海域是沙井蚝异地养殖基地之一。
一个地方蚝种,能够千年以来长盛不衰,并从一个小地方影响全国、走向世界,实在难得。九十年代初,深圳沿海因工业发展,不能养殖优质驰名中外的沙井蚝。沙井人并没有气馁,踏遍广东、广西沿海,选择了台山市海湾上下川岛海区,建立十万亩菜苗、生长、育肥养殖基地,把传统的沙井养蚝技术传授给当地居民,建立起各种新的产业合作模式,培育了异地新一代蚝业产业大军。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沙井人先后在阳江、台山、惠东、汕尾等沿海地区打造了多个养殖基地。沙井人开展了中国第一次蚝业产业异地转移,用胆识和智慧延续了沙井蚝产业的发展历史,不但挽救了千年传统蚝业,还将深圳独有的沙井蚝文化传到了远方。
蚝壳墙独树一帜 传承沙井蚝民精神
参观完博物馆,为一睹蚝壳墙的“壮观”,在离开博物馆后,记者来到位于步涌社区西北角的江氏大宗祠。据当地居民介绍,好多游客费尽周折找寻而来,就是要看看蚝壳墙。当年步涌江氏以蚝壳为墙,现在“蚝墙揽胜”已经成为“沙井八景”之一。沙井先民因地制宜用蚝壳垒墙,形成一道独特的建筑风景。蚝壳墙在古村落建筑群里独树一帜,记载着别有风味的沙井文化。其最大特点是外墙使用蚝壳做墙体的建筑材料,自墙基至墙顶,全墙为蚝壳砌造,外露的蚝壳如鱼鳞般镶嵌成墙体,发出耀眼的银光,给人以神奇和华美的感觉。
其实,深圳经历的移民、开放、开拓、创新、竞争等城市发展历程,在数百年前的沙井都能一一找到影子。今日深圳人精神的特质里,传承着太多沙井蚝民的基因。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