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评论员 王俞
近日,植物爱好者在靠近大梧桐的一条溪谷中发现了一株稀有植物,经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鉴定后确定为“匙苞姜”。这是深圳地区首次发现该种植物,深圳植物宝库再添一名“新成员”。
“匙苞姜”的发现,让“植物爱好者”这个在深圳数量庞大但名声不显的爱心群体,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据《深圳自然笔记》作者、深圳资深植物爱好者南兆旭介绍,在深圳有很多的山野爱好者,他们行走在鹏城的山岭河岸,倾心研究南粤的动植物物种,深圳的山岭、海岸、岛屿、老村、湖泊和溪谷,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深圳植物爱好者。此次“匙苞姜”的发现,深圳植物爱好者就居功至伟。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深圳用紧凑的地理空间,为迁徙者打造多样的生存空间,也给逐梦人留存温暖的探寻之路。同时,这里也孕育着几万个物种。深圳雨水滋润,日照充沛,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成为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的生态福地。在深圳,生长在陆地和海洋里的生命物种超过3万种,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一直以来,深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深圳已发现的鸟种是整个中国已发现鸟种的四分之一,尽管这个城市的面积只占整个中国的五千分之一;深圳已发现24种两栖动物,而在面积是深圳120倍的英国,只发现了7种两栖动物。这里还有成千上万的动植物研究者。为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少深圳市民自发地组织起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投入生物多样性的发掘和保护中去。当发现一株新植物时,他们会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当遇到有人破坏植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们不求回报,将有限的时间花费在对植物的探索和认知上;他们不求名利,将满腔赤忱倾注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
现如今,深圳的自然资源基础越来越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也愈加完善。深圳湾的“常客”黑脸琶鹭、莲花山公园雨后成群的蘑菇、梧桐山涧跳跃的娃娃鱼、宝安灵芝社区年年绽放的灵芝……无不彰显着深圳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预示着深圳治水和环境保护的“战果”显著,“深圳蓝”、“深圳绿”城市名片愈加靓丽。深圳是国内第一个通过政府规定的形式明确城市生态保护控制界线的城市。这片人口密度高、土地稀缺的城市,却把约一半的土地面积列入生态保护范围,这体现了一座城市高瞻远瞩的生态格局。
“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掘和维护,一定要依靠科研部门、坚持在地观察的志愿者和高素质的市民共同努力。”一位深圳资深植物爱好者倡议。我们为这群爱心群体点赞,呼唤大家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有家园。我们善待这座城市的物种,就是守护这座城市的未来。只有让更多的深圳人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知道这座城市山野中的自然故事,知道美好的生命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家园,不辜负城市赋予我们的美好。
相关报道: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