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70年,从出门全靠腿到汽车成标配
刘女士说,他们那一代可以说是在驴背上长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铁路长度不足5厘米,没有一根香烟长;人均公路长度不到20厘米,还没普通人一只脚长……50年代,“一汽”生产出了第一辆大货车;60年代,自行车成家庭主要交通工具;70年代,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80年代,摩托车成为人们的新宠;90年代,公交车、私家车、的士慢慢占据城市重要通道。现如今,科技的进步为人们迎来了一个共享时代,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今天的我们,每个平常日子的每次普通出行,从70年前的目光看来,都在见证奇迹。
“大人出门靠腿,小孩出门靠驴。”出生在80年代末农村的刘女士告诉记者,那时候摩托车在城里已经很普及了,但是小学以前,她们村人出门,大人清一色步行,带小孩,就赶着毛驴。有自行车的,那都是“大户人家”。“犹记得,当年我舅舅开着三轮车来我家收土豆,村里很多孩跑来围观‘稀罕儿’,我那种自豪感一下子由脚底板窜到了头顶。太上头了,自告奋勇现场给小伙伴儿们示范假开车,一不留神儿把三轮车开水沟了去了,一车子土豆撒了精光。月亮高挂了,我们一家人还在水沟里捡土豆。”回忆起往事,刘女士笑成了一团。
刘女士告诉记者说,那时候村里的路都是黄土路,人跑快一点儿都能出现黄尘飞扬效果,比肩电影大片特效。道路只能容下一台拖拉机勉强通过,如果遇到会车,一台车必须一直倒车直到遇到路旁有农田或者荒草地……后来,村里修了泊油路,上初中的时候,村里又修建了一条三级公路。施工队从拓宽路面到压路机压路到铺沥青,村里每天都有一群人跑去围观,特别是爷爷辈儿的,他们看着,议论着,脸上洋溢满足感。
高中的时候,刘女士进县城读书。因为相邻几个村就一个7座昌河车跑县城,所以每次车里都要挤进十好几个人,行李统统顶在车顶上。一路上拥挤、颠簸搞得头晕脑胀,好不容易进城了,行李都来不及取就开始狂吐。以至很长一段时间刘女士都因为害怕坐车不敢出远门。
拼版照片:上图为1960年,北京公交车售票员舒志英在车上售票(新华社记者黄景达摄);下图为2019年6月27日,乘客在杭州乘坐公交车时使用移动支付完成购票(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后来上大学了,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多了绿皮火车这个 选项,那时候刘女士是真的很开心,因为有大学学生证坐火车半价,还有更重的一点就是,她坐火车不晕车。市里通向省城每天只有两班,车上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无座,所以过道、卫生间门口都挤满了人,连续站立12个小时,到学校,腿肿的三天消不下来,还有空气中弥漫各种奇怪的臭味,刘女士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出门几百米就有公交车、扫个二维码骑上共享单车就走,甚至还可以开共享汽车,地铁更是加快了城市交通血液的流淌……